郑
驸
马
宅
宴
洞
中
主
家
阴
洞
细
烟
雾
,
留
客
夏
簟
清
琅
玕
。
春
酒
杯
浓
琥
珀
薄
,
冰
浆
碗
碧
玛
瑙
寒
。
误
疑
茅
堂
过
江
麓
,
已
入
风
磴
霾
云
端
。
自
是
秦
楼
压
郑
谷
,
时
闻
杂
佩
声
珊
珊
。
写景
抒情
咏物
赞美
地点
洞景
夏天
酒宴
译文
主人家的地下室烟雾缭绕,凉席上客人享受着清冷的琅玕夏日。
春日美酒如琥珀般浓厚,而冰镇碗中的浆液宛如碧绿玛瑙般清凉。
错以为自己穿越了山涧来到江边草堂,实际上已在云雾缭绕的石阶上攀登。
这地方胜似秦楼高耸,时常能听到轻轻的佩环声,如珊珊流水般悦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主家洞穴中举行的宴会,环境优雅而宁静。细烟雾缭绕,夏日的簟席清凉如琅珀般透明。春天的酒香醇厚,却又不失其清淡,如同琥珀一般。冰凉的饮料碗中,水质清澈如玛瑙宝石般寒冷。诗人因误以为茅堂将要过江至麓山,而实际上已步入风中的磴道,被迷离的云雾所笼罩。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失望。接着,诗人自喻为秦楼之下压倒郑谷,用时下的杂佩声响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地位。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宴会氛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在聚会中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与时代地位的一种自我认知和无奈。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