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泉
驿
南
去
通
泉
县
十
五
里
山
水
作
溪
行
衣
自
湿
,
亭
午
气
始
散
。
冬
温
蚊
蚋
在
,
人
远
凫
鸭
乱
。
登
顿
生
曾
阴
,
攲
倾
出
高
岸
。
驿
楼
衰
柳
侧
,
县
郭
轻
烟
畔
。
一
川
何
绮
丽
,
尽
目
穷
壮
观
。
山
色
远
寂
寞
,
江
光
夕
滋
漫
。
伤
时
愧
孔
父
,
去
国
同
王
粲
。
我
生
苦
飘
零
,
所
历
有
嗟
叹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
秋天
写山
气候
译文
沿着溪流走,衣服自然被水打湿,正午时分,雾气才开始消散。
冬天虽然温暖,仍有蚊蚋飞舞,人走得远了,水鸟才会纷乱起来。
登上山坡,阴凉的树荫生成,倾斜的山势露出高高的河岸。
在驿站的柳树旁,县城的边缘,轻烟缭绕。
满眼望去,河流景色多么美丽,壮丽的景象令人惊叹。
山色在远方显得寂寥,夕阳下的江面波光粼粼,更加广阔。
感伤时事,我深感愧对孔子的教诲,离开国都如同王粲一般无奈。
我的一生漂泊不定,所经历的事总让我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午后游历于溪谷之间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写出了夏季的炎热,诗人的衣服因靠近溪水而湿润,午后的阳光开始散发出来带来的暖意。接下来的"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即使是在夏季,仍旧有冬日般的温和,没有了寒冷,偶尔可见蚊虫飞舞,而人们不多,偶尔可以听到凫鸭的叫声。"登顿生曾阴,攲倾出高岸"表达了诗人在山水间行走时的体验,登上陡峭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片树荫,阳光透过叶隙照射下来,而后又从高岸处探身出去观赏。"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则写出了诗人途经驿站,看到旁边的柳树随风摇曳,而远处的县城周围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不尽的观赏之乐,这一条溪流是如此地绮丽多姿,以至于让诗人的视线都被占满,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接着是"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进一步描写了山川景色的宁静与广阔,以及傍晚时分江水上的光泽如何扩散开来,给人以深远和舒缓之感。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自我生涯飘零无定的哀叹。"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中,"孔父"可能是指孔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像孔子那样有所建树而感到愧疚。而"去国"则意味着离开自己的国家,与历史上被流放的王粲相比,显露出一种无奈和失意。"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一生中的坎坷和不幸遭遇表示了深深的感慨。每一次经历,都留下了或许的感叹,或许是命运的无常,也或许是对未来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虑,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多舛的现实。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