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写雪
写山
情感
思乡
秋节
季节
冬天
写光
林光
忧思
场景

译文

老树紧靠着茅屋,寒冷的群山与县城的门户相对。
忧愁的云层连接着五座山岭,积雪覆盖在孤寂的村庄里。
灯火映照下,鸡鸣声杂乱,林间光影中宿鹤翻飞。
跨越万里关河,一年的最后又该说些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山村景象。"老树依茅屋",展现了古老树木与简朴民居相依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沧桑的气息。"寒山对县门",则通过山与城门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清冷和偏远。"愁云连五岭,积雪在孤村",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愁绪比喻为连绵的乌云,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忧虑,积雪覆盖的孤村更显其孤独与荒凉。"灯影鸣鸡乱,林光宿鹤翻",通过夜晚的灯光、鸡鸣和飞翔的孤鹤,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最后两句"关河一万里,岁晏复何言",诗人感慨万里关河的辽阔,暗示了自身的漂泊无依,以及面对漫长岁月的无奈与寂寥。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蓝智的忧国忧民之情。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唐·白居易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