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蓝
山
兄
寄
来
诗
句
清
如
水
,
思
向
山
中
拜
老
庞
。
总
为
玄
经
生
白
发
,
久
知
丹
诀
出
清
江
。
秋
风
茆
屋
芝
三
秀
,
春
雨
蓝
田
玉
一
双
。
也
欲
论
文
重
载
酒
,
何
时
剪
烛
共
西
窗
。
写景抒情
怀古友情
读经感怀
赞颂山中仙境
送别离愁
译文
寄来的诗句像清水一样清澈,我想去山中拜访老庞。
总是因为研究玄经而长出白发,很久以前就知道丹诀是从清江流出的。
秋风中茅屋旁长着三株灵芝,春雨时节蓝田山中有对玉。
我也想写文章并再次喝酒畅谈,什么时候才能像剪烛那样共同在窗前一边闲谈一边等待彼此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写给他的朋友蓝山兄的一首赠答诗。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首句“寄来诗句清如水”,以清泉般的诗句比喻对方的文采,赞美其文字清新脱俗。次句“思向山中拜老庞”,借古人的典故,表达对朋友智慧的敬仰,如同向山中的隐者庞德公致敬。第三句“总为玄经生白发”,表明诗人为了深研道家经典而耗费了青春,甚至因此生出了白发。这体现了他对学术的热爱和投入。第四句“久知丹诀出清江”,进一步强调了对道家修炼秘籍的追寻,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有关于道教修炼的共同兴趣。第五、六句“秋风茆屋芝三秀,春雨蓝田玉一双”,通过描绘茅屋边秋风吹过灵芝生长的景象和春雨滋润蓝田产出美玉的画面,寓言他们的友谊如同自然界的奇观,珍贵且难得。最后一句“也欲论文重载酒,何时剪烛共西窗”,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朋友共论文章,畅饮美酒,期待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两人剪烛西窗,共享学术与友情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猜您喜欢
寄独孤处士
唐·栖白
林下别多年,相逢事渺然。扁舟浙水上,轻策剡山前。坐石吟杉月,眠云忆岛仙。何期归太白,伴我雪中禅。
寄杨隐岩二首(其一)
宋·萧立之
终日垂帷一卷书,隐岩名字满江湖。何时见子华阴道,拍手西风下蹇驴。
春日寄伯兄(其二)
清·许传霈
烟花自古艳扬州,远道相思思不休。灯火两三凄客舍,潮头千万涌乡愁。雄心兀兀金焦峙,壮志茫茫江海流。惟有一编堪寿世,遥知风雨护扁舟。
寄答参寥五首(其二)
宋·张耒
苏公守吴兴,山水方有主。子兮从之游,挂锡当可驻。尘埃困孤鹤,念子久失所。秋风展其翼,道使万里去。青云引高唳,爽绝谁敢伍。予驹欲西秣,东我江海橹。平生二三子,往往在南土。子.....
金缕曲·秋燕
清·殷秉玑
犹记春时节。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认得谢家庭院好,一桁雕梁栖歇。喜春社、当时曾结。转眼年光先已去,看舞残、双剪怜今日。思往事,共愁绝。比它消瘦花间蝶。更伤心、乌衣门.....
赠刘高士
宋·翁卷
仙境康庐最,高人此处家。今游住京国,谁代管烟霞。觅句行逢鹤,持经坐对花。快谈方未已,起看玉绳斜。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唐·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赠陆冰
宋·萧崱
标格真清挟雪霜,每听新咏觉神伤。茶分鸿渐经中味,菊爱龟蒙赋里香。圃积玉多知学饱,囊装金少为贪忙。向来笑疾难医在,老笔空钞十卷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