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
古
诗
八
首
(
其
四
)
凿
井
北
陵
隈
,
百
丈
不
及
泉
。
生
事
本
澜
漫
,
何
用
独
精
坚
。
幼
壮
重
寸
阴
,
衰
暮
反
轻
年
。
放
驾
息
朝
歌
,
提
爵
止
中
山
。
日
夕
登
城
隅
,
周
回
视
洛
川
。
街
衢
积
冻
草
,
城
郭
宿
寒
烟
。
繁
华
悉
何
在
,
宫
阙
久
崩
填
。
空
谤
齐
景
非
,
徒
称
夷
叔
贤
。
怀古
山水
城市
时间
珍惜
咏物
季节
冬天
悼亡
思乡
忧民
历史
评价
译文
在北陵的角落挖井,即使百丈深也未达泉水。
生活原本无常放纵,何必独自坚持坚硬的信念。
年轻时重视每一寸光阴,年老时反而轻视岁月。
放下世俗事务,在朝歌休息,只在中山饮酒作乐。
黄昏时刻登上城墙角落,环顾四周俯视洛水河川。
街道上积满了枯萎的冬草,城市中夜幕降临寒烟缭绕。
往昔的繁华都去了哪里,宫殿早已崩塌被埋没。
空有诽谤齐景公的非议,白白地称颂伯夷叔齐的贤名。
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已逝、宫阙崩溃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中通过凿井与泉水的距离比喻事业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年轻时光易逝的感叹。"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努力与结果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面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时的无力感。"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这部分描绘了年华易逝,人生如梦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生活的一种放弃和超然。"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这几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一种凄凉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沧桑。"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最后这部分诗句,则是对过往盛世的追问和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反思。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
望思台
唐·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水龙吟二首(其二)
清·高士奇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红一线,雷车制。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野炉争拥,.....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瘐岭张文献公祠联
清·徐琪
金鉴著千秋,经济文章,江上清风留梓里;丹梯通百尺,山川人物,天涯芳讯领梅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