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怀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写夏
动物
情感
田园
送别

译文

清晨的阳光射进窗户,新来的燕子一只只穿帘飞去。
露水消散在铺着瓦片的屋面上,微风在华美的宫殿中吹拂。
香篆烟气消散后白昼漫长,深院锁闭,石榴花半开。
肌肤像绛色纱绡般映照着冰雪,自然地感到清凉无暑。
浮华的荣宠何须萦怀,我冷笑旁观那车马喧嚣的尘土世界。
我的住所虽偏但心志高远,整天闭门不出也无所谓。
在江南的美梦中自由自在,驾一叶孤舟在轻烟细雨中泛游。
被几声幽静的鸟鸣声惊醒,眼前是庭院里盛开的槐花和正午的阳光。

赏析

这首宋词《万年欢》是晁端礼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清新的画面。开篇以“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起笔,生动展现了初升阳光穿过窗户,新燕忙碌筑巢的生机盎然。接着,“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描绘了露水蒸发瓦上,凉风微起的宁静景象,暗示着环境的高洁。“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榴花半吐”通过香篆袅袅升起又散尽,暗示时间流逝,深院中榴花含苞待放,更显静谧与美好。接下来,“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运用比喻,形容女子如冰雪般洁白,身处清凉之中,透出淡雅的气质。词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浮荣何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超脱。他选择远离尘嚣,享受“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的宁静生活,沉浸在“一枕江南好梦”的遐想中。最后,“泛孤棹、轻烟细雨”描绘了江南烟雨中的孤独旅程,而“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则以鸟鸣打断梦境,引出午后槐树下的静谧时光。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浮华的超脱。

晁端礼

137首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