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词
一
百
首
(
其
五
)
内
人
对
御
叠
花
笺
,
绣
坐
移
来
玉
案
边
。
红
蜡
烛
前
呈
草
本
,
平
明
舁
出
阁
门
宣
。
宫怨
写物
宫廷生活
描述
译文
宫中的人把写好的花笺呈递给皇上,坐在绣凳上移至玉案旁边。
在红蜡烛的映照下呈上奏章草稿,等到天亮时将由阁门宣读并送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宫生活的诗句,体现了古代宫廷内庭的奢华与宁静。首先,“内人对御叠花笺”表达的是宫女们在御前交流绣花工艺,或许是在讨论如何将这些精美的图案织入锦缎之中,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艺术氛围。“绣坐移来玉案边”则描写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可能是皇后或贵妃在一张雕刻精致的玉石制成的案几旁,从事着绣花等手工艺。玉案不仅显示了宫廷生活中的奢侈,更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红蜡烛前呈草本”中的红蜡烛可能是用来照明或营造氛围的,草本则可能是一种文学作品或者诗歌手稿,这里描述的是皇帝在蜡烛光芒下审视文书的情景。红色的蜡烛增添了一抹温暖与神秘。最后,“平明舁出阁门宣”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公共场合的活动,例如某种官方文件或公告通过平稳的木舟(舁)送达各个宫殿之前,这些文件在清晨被宣布。这里的“平明”可能指的是早晨的太阳光芒,它既代表了时间,又增添了一份明朗与庄严。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华丽的宫廷生活场景。
王建
513首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猜您喜欢
宫词三十首(其二)
唐·王涯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金阶。
宫词
唐·王涯
帘外微明烛下妆,殿明放锁待君王。玉阶地冷罗鞋薄,众里偷身倚玉床。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七)
唐·王建
移来女乐部头边,新赐花檀木五弦。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
美人买铁马
明·陈荐夫
明珠莹玉垂垂结,八角流苏响凄切。风前双桂玳梁高,自有宫商按成节。初闻鸣佩委清都,又似飞泉点玉壶。征人晓泪霜天尽,怨女秋魂夜月孤。东邻窃听疑璚玖,琮琤握在良工手。少妇帷中溢.....
端午帖子(其三)太上皇帝阁
宋·周必大
宝箑裁新样,团团玉柄寒。御书真翥凤,仙女莫乘鸾。
宫词一百首(其七)
唐·王建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四)
宋·司马光
宝胜金幡巧斗功,綵花蜡燕飏和风。玉盘翠苣映红蓼,捧案朝来献两宫。
鸡鸣
明末清初·彭孙贻
鸡鸣何喔喔,喔喔复胶胶。吠犬己生㲠,夜无吏叩门。天子实仁圣,丞相皆云贤。羖羊自生羝,垂白不离村。蹲鸱赋千石,抱犊今倚辕。取妇工纂组,买妾工织纨。文绣盈箱箧,绨壁衣流黄。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