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田园
咏物
春天
抒情
怀古
净土

译文

我居住的地方很偏僻,很少有人知道。周围有野水春风和枳树篱笆。
我查看历书,提前计划着移竹的日子,在墙上题字记录种花的时间。
令人嘲笑的是狡兔需要挖掘多个洞穴,我只学会像鹪鹩一样占据一枝。
我打扫干净绿苔,斟上浊酒,听着邻家吹奏的野棠梨乐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居住环境,诗人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享受着独处的乐趣。"野水春风枳树篱"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所居之地的美丽景色,那里的春天伴随着潺潺溪流和温柔的微风,而枳树则构成了自然的围栏,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感觉。"检历预寻移竹日"一句,则透露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他会提前规划,将要搬动的竹子标记出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物件的关心和利用。"题墙闲记种花时"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幽居生活中的情趣,他会在空闲的时候记录种植花草的情形,将这些生活的小确幸珍藏于心。这里的"题墙",既可以理解为记忆中所留下的印迹,也可视作诗人的文字记录。接下来的两句"堪嗤狡兔须三窟,只学鹪鹩占一枝"则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堪嗤狡兔"形容兔兔(一种野兔)的机警与狡猾,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达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期待,即便在自然界中也能找到安全的藏身之所。而"只学鹪鹩占一枝"则是说诗人学习了鹪鹩(一种小鸟)栖息于单独的一枝上,强调了他对独立与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净扫绿苔斟浊酒,邻家吹过野棠梨"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幽静环境中享受美酒和自然之声的情景。"净扫绿苔"表明了他对居所的整洁与尊重,而"斟浊酒"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邻家吹过野棠梨"则是外界对诗人生活的一种和谐影响,邻家的音乐声如同清新的野棠梨花香,穿越空气传递给诗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叶绍翁

54首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