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园
劳作
民生
春日

译文

蚕茧装满了竹筐,蚕儿吃桑叶的声音如同下雨。
春风吹拂着老去了,养蚕的妇女忙碌成这样。
呼唤孩子来割青麦,吃饭都已经过了正午。
优美的歌声得到了华丽的绸缎和细软丝织品,这些并不容易换得如青裙少女般朴素无华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村中繁忙的季节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盈箱大起时",形象地写出蚕茧丰收的场景,如同箱子满载,暗示着蚕丝生产的丰盈。"食桑声似雨",运用比喻,形容蚕妇们采桑喂养蚕宝宝的声音嘈杂而密集,犹如春雨般连绵。"春风老不知",春天的风似乎并未察觉到农事的紧迫,然而"蚕妇忙如许",她们的辛勤劳作却一刻不停。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呼儿刈青麦",描绘出全家老小共同参与农事的场景,"朝饭已过午"则揭示了她们工作时间之长,连午餐都来不及好好享用。最后两句"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以"妖歌"形容纺织机的声音,意味着通过辛勤努力换来的丝绸织品,对于这些农妇来说是珍贵的,她们的付出换来了华丽的绫罗,但自己可能依旧穿着朴素的青裙。这既表达了对劳动妇女的赞美,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与精神的对比。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对比,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劳动者们的辛勤与坚韧。楼璹的诗风质朴,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

猜您喜欢

谕直?扈驾诸臣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三辅拱皇都,首善倡诸路。农桑业各勤,燕赵风犹素。回环十郡间,巡行亦已屡。城郭渐苟完,黔黎实既庶。教养诚本图,盖藏更急务。复恐夺其食,为之戒太遽。利弊率倚伏,所宜善施措。迩.....
次韵师川题余荀龙壁间三首(其一)
宋·洪刍
青镜磨秋水,红衣退藕花。朅来寻五柳,端欲问三车。浊酒休论限,浮生定有涯。比封千户竹,鼓吹一湖蛙。
劝农口号十首(其五)
宋·许及之
五劝农家劝善良,冒耕逃绝更思量。官司既许从今首,好与儿孙做久长。
春江漫兴
明·顾清
人间七贵五侯,江湖蒻笠羊裘。细雨鸳鸯沙上,微风舴艋船头。侬家五湖迤东,此意于君更浓。一派桃花流水,十年马首西风。
再过淮南
清·玄烨
前来历兹境,斯民似未遂。今日再经过,风土觉有异。纨褐既充体,庐舍各完置。拥道欢趋迎,扶老与携稚。咸云获休息,近免徭役累。水患日就平,田畴可耕植。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素.....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其八)
明·何景明
山深多树木,百里人民稀。时有四五家,茅茨隔山陂。沙田不可耕,何以禦岁饥。门前数亩园,秪收蓬与藜。平明出汲涧,薄暮始得炊。童稚那敢出,但畏逢虎罴。草黄纳晚禾,桑绿催官丝。嗟.....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四)
明·庄昶
旱到双泉也半春,四方还有桔槔民。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
春暮游西郊过钓鱼台遂至赵氏庄居留饮
明·赵宽
紫陌联镳不动尘,天将一雨助游人。西溪看竹门空掩,北苑寻花酒更新。案牍偷閒聊一日,园林成越已三春。吾侪会合应非偶,莫遣樊笼系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