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观
堂
闲
咏
六
首
(
其
四
)
为
笑
风
尘
徒
自
忙
,
扃
扉
聊
复
拟
羲
皇
。
翻
经
好
鸟
来
新
韵
,
静
坐
花
阴
落
小
窗
。
半
世
耽
闲
缘
病
懒
,
一
身
长
技
岂
能
忘
。
年
来
万
虑
关
心
少
,
好
护
闲
云
伴
草
堂
。
写景抒情
抒情
读书
惜时
咏物
鸟
田园
译文
为了世间的欢笑,风尘忙碌不得闲,我关闭了门扉,只求内心安宁,想要回到羲皇时代。
鸟儿翻动着经书,带来了新的韵律,我在花荫下静坐,看着阳光从窗子洒进。
半生耽溺于闲适,是因为病懒所致,但我仍记得自己的长技。
年来忧虑渐少,我只想好好保护这片闲云,陪伴着草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静居堂中,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首句“为笑风尘徒自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俗忙碌生活的讽刺与不屑,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着,“扃扉聊复拟羲皇”一句,通过闭门独处,模仿古代圣贤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内心的平和。“翻经好鸟来新韵,静坐花阴落小窗。”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翻阅佛经时,伴随着悦耳的鸟鸣声,新韵迭出;静坐在花荫下,窗外的小窗映入眼帘,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的诗意和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半世耽闲缘病懒,一身长技岂能忘。”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半生以来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身技艺的珍视。尽管身体可能因病而显得懒散,但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并未因此减弱。这表明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即使在身体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也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最后,“年来万虑关心少,好护闲云伴草堂。”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心境变得更加淡泊,不再为世俗的忧虑所困扰,而是希望像闲云一样自由自在,陪伴在自己的草堂之中。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亲近自然、享受闲适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