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城
路
·
秦
淮
秋
柳
江
南
一
夜
香
波
冷
,
楼
台
画
成
秋
意
。
旧
院
藏
莺
,
长
桥
系
马
,
攀
折
游
踪
难
记
。
飘
零
燕
子
,
认
六
代
斜
阳
,
倦
魂
醒
未
?
怨
笛
谁
家
,
后
庭
歌
罢
更
憔
悴
。
桃
根
桃
叶
易
老
,
渡
头
空
照
影
,
羞
斗
眉
翠
。
舞
扇
勾
云
,
华
灯
背
雨
,
都
换
伤
春
滋
味
。
阑
干
傍
水
,
问
丁
字
帘
前
,
细
腰
谁
倚
?
无
那
西
风
,
乱
鸦
啼
又
起
。
写景
咏物
秋景
怀古
抒情
赞美
情感
春意
春情
爱情
译文
江南的夜晚,秋风带着寒意吹过江面,波光粼粼,画楼的台榭也已渲染出了秋天的气息。
过去的院落里曾经藏着黄莺的啼鸣,长长的桥上曾系过马匹,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和留下的痕迹已经难以记清。
飘零的燕子啊,你认得六朝的斜阳吗?疲倦的灵魂在夕阳中苏醒,却不知该往何处去。
谁家传来了怨笛的声音?后庭的歌声已经结束,人们显得更加憔悴。
桃根和桃叶虽然容易衰老,但她们的影子仍然在渡口上空映照着。她们羞于与翠鸟比美,因为她们已经饱尝了伤春的滋味。
舞动的扇子勾画着云朵的轮廓,华丽的灯火背后却淋着雨水,这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离愁滋味。
栏杆靠着水边,是谁在丁字帘前倚靠着,腰肢细长?
无情的西风又开始吹起,乱鸦的叫声又再次响起。
赏析
这首《台城路·秦淮秋柳》是清代词人杜文澜的作品,描绘了江南秋夜的凄清景象和怀旧之情。开篇“江南一夜香波冷,楼台画成秋意”,以冷香波和秋意盎然的楼台,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旧院藏莺,长桥系马,攀折游踪难记”描绘了往昔繁华的场景,如今只剩下旧迹和游人的回忆难以追寻。“飘零燕子,认六代斜阳,倦魂醒未?”借燕子的飘零和斜阳的落暮,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沧桑之感。接下来,“怨笛谁家,后庭歌罢更憔悴”通过笛声和歌声,传达出一种哀怨的情绪,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沉寂和往昔繁华的消逝。“桃根桃叶易老,渡头空照影,羞斗眉翠”借桃叶桃根的典故,感叹青春易逝,美景无人欣赏。随后,“舞扇勾云,华灯背雨,都换伤春滋味”描绘了舞扇与华灯下的孤独,流露出深深的伤春之情。结尾“阑干傍水,问丁字帘前,细腰谁倚?无那西风,乱鸦啼又起”以景结情,西风中的乱鸦叫声,增添了悲凉气氛,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秋夜景色,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