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咏物
山水
侠烈
爱情
怀古
写景
传颂

赏析

这首诗《题鸳鸯圹》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鸳鸯圹”的描绘,表达了对一段凄美爱情故事的感慨与追忆。首句“血溅良人墓”,以“血”字开篇,暗示了故事中充满了悲剧色彩,良人之死给这段感情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接着,“婵娟事可伤”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段爱情的美好与令人惋惜之处,使得读者在心中不禁为这对恋人感到哀伤。“阖庐无此剑,紫玉不成香”两句,运用典故,将故事中的主角与古代英雄阖庐相提并论,暗示其英勇与不凡,同时也通过“紫玉不成香”这一比喻,表达了主人公虽英勇却未能得到圆满结局的遗憾。“侠烈光吴岳,流传自野王”则赞美了主人公的侠义精神和英勇事迹,如同照亮吴岳的光芒,不仅在当时广为人知,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故事。这里的“野王”可能指的是民间或地方,强调了这种侠义精神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最后,“千秋莲沼上,人见紫鸳鸯”以莲花池中的紫鸳鸯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故事的象征性总结,也寓意着这段爱情虽已逝去,但其美好与深情如同莲花般纯洁而永恒,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一段历史爱情故事的深刻反思与缅怀,同时也歌颂了其中蕴含的侠义精神与不朽的爱情传说。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