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别
查
韬
荒
(
其
四
)
莞
香
多
血
结
,
端
砚
有
花
痕
。
相
赠
无
馀
物
,
相
知
祗
二
言
。
才
高
偏
下
俗
,
气
侠
不
惭
恩
。
沉
湎
谁
能
似
,
生
涯
在
绿
樽
。
写物抒情
赠别送行
赞美友情
咏物抒情
译文
译文:东莞的沉香树多因其内部特殊的质地而结成香气,而端砚的表面则有像花朵一样的痕迹。
译文:赠予你时我并没有多余的物品,但我们深厚的情谊只需用两句话就能表达。
译文:虽然才情出众,但有时也难免落入俗套;虽然气概豪侠,但并不因此而忘记他人的恩情。
译文:有谁能像那样地沉迷于饮酒中呢?那酒的绿色容器,其实只代表了生活本身和生命的萦绕。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别查韬荒(其四)》。诗中以“莞香多血结,端砚有花痕”开篇,巧妙地将赠礼与情感相连,通过“莞香”和“端砚”的独特之处,象征着深厚的情谊与珍贵的友谊。接下来,“相赠无馀物,相知祗二言”,表达了赠者与受者之间纯粹而深刻的理解与共鸣,无需过多言语,心意已尽。“才高偏下俗,气侠不惭恩”两句,是对赠者的才华与个性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这里的“才高”并非贬义,而是指其才华出众,却因不合世俗而显得与众不同;“气侠”则形容其性格豪爽、重情重义,面对恩情从不退缩。这种独特的个性与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最后,“沉湎谁能似,生涯在绿樽”,通过“沉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赠者的生活态度,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不为外界所扰。而“生涯在绿樽”则暗示了他可能偏好饮酒自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整首诗通过对赠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次韵胡次鱼送欧阳景苏镇州教授
宋·王庭圭
往昔逢君最妙年,朱霞天半已轩轩。论文岂是无张说,取友何期得邴原。谈笑坐轻千叠嶂,吹嘘谁送九重阍。不应海峤能留滞,早晚公车采至言。
晓沧惠香米,兼以诗贶,赋此为谢,并送之汀州
清·丘逢甲
昨荷君过存,袖米为吾贻。袖中复何有,媵米更有诗。诵诗齿颊香,如得班马词。君云米亦香,远自平城来;粒粒如明珠,大小无参差;不忍独用享,分子持作糜。我闻色为喜,涤锜备午炊。呼.....
病中苦忆(其三)
清·孙原湘
花笺封题小印严,玫瑰香酷蔗霜甜。禁方虽载中心补,饱食终愁内热添。小别光阴红雨尽,相思滋味绿饧粘。为郎手解烦襟渴,别制新茶碧玉尖。
拟郊祀十九歌,存七章(其七)赤蛟
清·姚燮
窈娭娭,而引曼。浃密期,鲜疑患。灵驾舆,魂追驱。冠丽姝,夙所须。轖无结,旐无委。专我精,金石毁。惟赤蛟,延儦儦。茹秘春,屏兰□,嘉醑陈。灵既醉,集古嫭,咸逊媚。来不涘,去.....
肥、瘦二马(其二)
元·郑元祐
百战才馀骨与毛,枯株倚着费抓搔。何人终惠还刍秣?拂拭风鬉气尚豪。
种梅
宋·刘文晦
佳人天一方,岁暮音书绝。一枝持赠君,犹带去年雪。
介卿送方竹杖以诗谢之
宋·蔡戡
何必穷搜到大宛,仰山龙种出天然。直方自得坤爻动,坚瘦宜居灵寿先。剩喜登山扶病足,不妨倚壁伴清眠。故人若问今无恙,不似山僧故削圆。
赠梁伯龙
明·王世贞
汉关题罢鬓初华,梁苑文成席更誇。匣里秋霜诸侠少,曲中春雪旧名家。江陵客写金楼子,建业人歌玉树花。谁道归来仍壁立,文君窈窕自煎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