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上
韶
阳
述
怀
呈
使
君
(
其
二
)
尚
乎
游
未
得
,
儿
女
事
茫
茫
。
白
首
劳
婚
嫁
,
丹
丘
阙
稻
粱
。
殷
勤
干
太
守
,
不
敢
卧
羲
皇
。
好
是
言
辞
拙
,
相
知
迹
久
忘
。
抒情
怀古
言辞
儿女情长
生活哲理
情怀
译文
我还未能尽情地游览,儿女的事情又让我感到迷茫。
到了老年还要为子女的婚嫁之事操劳,只希望能有足够的稻粱安身。
我对太守十分恭敬,但我不能像伏羲时代的百姓那样闲适自在。
可能是因为我的言辞不够巧妙,所以即使长时间不见,相知之人也已忘却了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复杂心情。首句“尚乎游未得”,表达了对自由游历的渴望,但紧接着的“儿女事茫茫”则揭示了现实中的羁绊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年岁已高,仍为儿女之事操劳,却未能实现心中向往的自由生活。“白首劳婚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责任的沉重,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依然为了家庭的稳定和延续而忙碌。“丹丘阙稻粱”则以象征手法,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丹丘代表理想之地,稻粱则是现实生活的必需品,两者难以兼得。“殷勤干太守,不敢卧羲皇”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官府的依赖与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他积极寻求官府的帮助,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同时内心又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更加自由的精神世界。这里“太守”象征着权力与帮助,“羲皇”则代表了理想中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最后,“好是言辞拙,相知迹久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谦逊,以及在漫长岁月中,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可能因生活的忙碌而逐渐淡忘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个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复杂心理,以及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深切向往。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传闻
明·陈子壮
远土生何薄,传闻心益烦。匹夫无怀璧,一水即招魂。驯养终鹰眼,讥关失虎门。南征非薏苡,推毂敢云冤。
书院即景六咏
清·卓肇昌
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翻。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言言。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
元日朝贺
元·赵孟頫
阊阖曙光生,觚棱瑞霭横。治朝春有象,严跸物无声。簪笏千官列,箫韶九奏成。彤墀簇仙伏,翠树拂霓旌。绝域梯航至,来庭玉帛盈。皇图天远大,圣德日高明。兵息知仁布,民熙见化行。耄.....
答幼春问讯之作(其三)
清·梁成楠
乞食茫然任所之,言词既拙计工诗。屈原泽畔吟多苦,庾信江南赋甚悲。归路渴思双马角,鬻身贱值五羊皮。不知七十虞奚老,尚有他时富贵为。
漫兴(其二)
清·林占梅
玲珑精舍绝纤埃,环堵琴书逸趣该。姜诗忌多三酌醉,名花嫌少百弓栽。身常安饱宁非福,志在林泉称不才。疏懒竟成都散仆,野鸥见我莫惊猜。
赖牟镇早行
宋·陆游
孤灯照影听初鸡,揽辔情怀倍惨悽。雪作未成云意闹,茅荒无际客魂迷。触寒手指藏犹裂,畏崄图书弃不携。老去有文无卖处,等闲题遍蜀东西。
己亥杂诗(其一七四)
清·龚自珍
志乘英灵琐屑求,岂其落笔定阳秋?百年子姓殷勤意,忍说挑灯为应酬。
次韵荅王仲安
元·安熙
林宗自忧世,宋玉祇悲秋。病鹤尘中老,冥鸿天外游。羡君巳超逸,愧我尚迟留。不为西风起,莼鲈兴未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