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行
曲
(
其
四
)
五
兵
相
救
短
兼
长
,
左
右
藤
遮
两
翼
张
。
日
日
诸
军
催
练
习
,
粤
人
军
器
最
精
良
。
边塞
战争励志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演练的场景,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军事训练的严谨与精良。诗人屈大均以“军行曲”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兵们在五兵(古代兵器)的配合下进行实战演练的情景。首句“五兵相救短兼长”,形象地描述了士兵们使用长短不一的兵器相互支援、协同作战的场景。这里的“五兵”指的是古代常用的五种兵器:戈、矛、弓、矢、剑,它们各有长短和特点,在战场上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接着,“左右藤遮两翼张”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军队阵型的布局。士兵们左右两侧布满了藤制的遮蔽物,两翼展开,既体现了战术上的严密部署,也暗示了军队在防御和进攻时的灵活机动性。“日日诸军催练习”则点明了军队日常的严格训练。这句话强调了军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磨练,不断提高战斗力和协同能力,确保在战时能够发挥出最佳状态。最后一句“粤人军器最精良”是对军队装备和士兵技能的高度评价。粤地(今广东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军队不仅武器装备精良,士兵们的武艺也极为高超,这反映了该地区深厚的历史军事传统和对军事力量的高度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对军队精神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中国军队的风貌,以及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守护。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其十四)
宋·周麟之
何事图形到九墀,岂容鬼质近神奎。君王欲作诸戎戒,不惜云章手自题。
上都(其三)
元末明初·梵琦
双阙上云霄,层城近斗杓。夜开金殿锁,晨赴紫宸朝。月屋闲浮蚁,霜空好射雕。有官兼宰相,谁复似嫖姚。
李安抚生日
宋·王灼
沙沟紫气如陇云,泾城冬律变阳春。天工为国巧谋帅,生此摽摽七尺人。坐挥白羽历三纪,胡儿奔迸尘头起。缓驱小队来汉中,甲光冷射清江水。金炉著火焚宝香,愿公寿考仍康强。门外祝公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