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荔
罢
柬
族
叔
友
林
中
丹
荔
尽
,
尚
有
火
山
枝
。
欲
向
新
塘
去
,
频
乘
挂
绿
时
。
舟
从
黄
木
口
,
路
指
祝
融
祠
。
君
已
家
园
摘
,
倾
笼
赠
莫
迟
。
写景
咏物
友情
写物产
路途
送别
译文
林中的丹荔已经吃尽,但还有火山枝的果实可以品尝。
想要去新塘采摘,常常选择在挂满绿果的时候。
船从黄木口出发,路途指向祝融祠。
你的家园已经可以采摘荔枝了,不要迟疑,倾笼赠送给我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族叔友人之间的一段关于荔枝的温馨互动。诗中的“林中丹荔尽,尚有火山枝”两句,以荔枝的成熟与采摘为背景,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即将前往新塘的情境。通过“欲向新塘去,频乘挂绿时”,诗人表达了对荔枝丰收季节的期待,以及与族叔友人共享这一喜悦的愿望。接下来,“舟从黄木口,路指祝融祠”两句,将场景转换至水路行舟,直奔目的地,暗含着对旅途的期待和对目的地的向往。而“君已家园摘,倾笼赠莫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族叔友人亲自采摘荔枝并赠送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与对友人的深情,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流露,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古诗中那份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