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冬天
写景
抒情
离别
边塞

译文

寒冷的天气随着春天的气息消散,狂风呼啸着送走了旧的一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炉火微弱难以温暖酒水,借来的朝服也不合身。
士兵们在羽林军营里无事可做只能悠闲地休憩,军队里的乐器放在一边没有用武之地;建起朱邸帅府等待着(时机)轮转到来,推动未来大计。
冷清的巷子里时间似乎停滞不前,深夜的更声严酷而悠长;偶尔的爆竹声消逝不见,狗吠声则更加频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癸丑年除夕夜晚的情景。诗人通过"寒气尽随春气发,狂飙送腊岁将新",展现了冬去春来之际,严冬寒气被新春气息驱散,旧岁即将过去,新年即将来临的景象。接下来的"薄攒炉火难温酒,遍借朝衣不称身",写出了除夕夜虽然室内炉火微弱,但人们仍难以抵挡寒冷,穿着朝服也显得不合体,暗示了节日氛围的冷清。"吹角羽林闲枕甲,建牙朱邸待推轮",描述了军营中的宁静和官府中等待新年的忙碌,羽林军的号角声在静寂中回荡,官员们在朱色官邸中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最后一句"萧条深巷严更永,爆竹无声犬吠频",以深巷的寂静和偶尔的狗吠声,反衬出除夕之夜的寂静,连爆竹声都变得悄然无声,增添了节日的寂寥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初除夕夜的场景,既有新旧交替的喜悦,又有寂寥清冷的气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节日的独特感受。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