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春天
写水
芳草
情感
爱情
山水
月夜

赏析

这首诗《渌水曲》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江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水乡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塘上蒲欲齐,汀洲杜将歇”描绘了一幅春日水乡的景象,塘边的蒲草即将长齐,汀洲上的杜鹃花也将凋谢,春天的气息渐浓,万物复苏。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着季节更替,时光流转。接着,“春心既易荡,春流岂难越”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春水流淌来比喻内心的波动。春心易荡,春流难越,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起伏和难以抑制的冲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桂棹及晚风,菱江映初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桂棹(桂木做的船桨)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菱江(生长着菱角的江河)在初月的映照下泛起银光。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最后,“芳香若可赠,为君步罗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如果能将这份芳香赠予他人,他愿意亲自踏着轻盈的罗袜,去寻找那份美好。这句话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爱情的深情表达。整体而言,《渌水曲》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