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广
槿
写景
咏物
励志
哲理
写山
田园
悼亡
读感悟

译文

译文:泰山并不是因为自身就高,而是因为周围的小山丘而显得更高。
译文:河流和大海并不因为自身的广大而著名,而是因为那些小溪和沟壑的汇聚而显得更加辽阔。
译文:其他的山上如果有砺石(即可以磨砺玉石的石),那么好的璧玉就会更加晶莹剔透。
译文:木槿花每天清晨盛开展示它的荣耀,而松柏树始终显现出它的忠贞不渝。
译文:虽然粟米中会有秕谷(不饱满的谷粒),但只要用簸箕一簸,就能得到纯净的粮食。
译文:田地里的庄稼苗中虽然会有杂草,但聪明的农夫会用镈(一种农具)来区分并除去它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比喻,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感悟。开篇“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形。河海不自广,因沟浍以名。”以泰山和河海为例,说明了伟大事物往往是由众多微小元素汇聚而成,强调了积累与整合的重要性。接着,“他山有砺石,良璧逾晶莹。”则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好比砺石磨砺出更晶莹的美玉,暗示了逆境与挑战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木槿争朝荣,松柏弥见贞。”通过木槿与松柏的对比,木槿朝开暮落,象征短暂与易逝;而松柏四季常青,象征坚韧与永恒。这里表达了对生命中短暂美好与长久价值的思考。接下来,“何妨粟有秕,维箕簸之精。何妨苗有莠,镈赵耕者明。”则以粮食与作物为例,指出即使有瑕疵或杂草,通过筛选与努力(簸箕与锄头),也能收获纯净与丰收。这不仅是对农业实践的描述,更是对人生中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持态度的启示——积极面对,不断改进,最终达到目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成长、积累、选择与坚持等主题,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与挑战时,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与完善。

郑世元

18首
一字黛参。雍正癸卯举人。有《耕余居士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