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地点
秋景
情感
优游
自然

译文

我登上宝石山,山峰陡峭且呈碧绿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山势巍峨,仿佛一座高大的石坡直插云霄,独立于天地之间。
寒风在空旷的树林中吹过,夹杂着秋天的气息,枯黄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小心地迈着步子走上危险的高梯,面前的石壁更是显得庄重逼人。
欣赏着这奇妙的景色,内心感到幽深而宁静,仿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目光投向远方,只见一只飞鸿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它的影子映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
天空中的云彩在不断地变化,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命短暂且转瞬即逝,何苦要被生活所困而劳苦奔波呢?
不如来到这山中,悠闲自在地享受这里的一切,感到满足和舒适。
在苍松的树根下醉卧,忘却了烟磬声声的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奚冈的《游宝石山》描绘了作者登山的所见所感。首句“我登宝石山,山瘦削寒碧”展现了宝石山峻峭而清冷的风貌。接着,“巍然窣堵坡,天半卓孤立”刻画了山势的高耸和独立,如同半空中的一座孤峰。诗人漫步其中,“回飙荡空林,霜叶鸣策策”,风吹过空旷的树林,霜叶发出沙沙声,营造出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侧步怯危梯,逼面起苍石”写出了山路陡峭,令人心生畏惧,而沿途的苍石更显其险峻。随着登顶,“赏奇心固幽,造极境忽辟”,诗人对奇景的欣赏带来心境的开阔。然而,“属目送飞鸿,烟江一痕隔”,遥望远方,飞鸿渐行渐远,烟波江上只剩一抹痕迹,引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两句,“冉冉空中云,转瞬已无迹。浮生正如斯,胡为苦行役”以飘渺的白云和人生的无常相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奔波劳碌的反思。他提出不如在山中“不若来山中,优游惬所适”,享受自在的生活,醉眠于松根,忘却世俗的烦忧,直至“不知烟磬夕”。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宝石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