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宝
石
山
我
登
宝
石
山
,
山
瘦
削
寒
碧
。
巍
然
窣
堵
坡
,
天
半
卓
孤
立
。
回
飙
荡
空
林
,
霜
叶
鸣
策
策
。
侧
步
怯
危
梯
,
逼
面
起
苍
石
。
赏
奇
心
固
幽
,
造
极
境
忽
辟
。
属
目
送
飞
鸿
,
烟
江
一
痕
隔
。
冉
冉
空
中
云
,
转
瞬
已
无
迹
。
浮
生
正
如
斯
,
胡
为
苦
行
役
。
不
若
来
山
中
,
优
游
惬
所
适
。
醉
卧
苍
松
根
,
不
知
烟
磬
夕
。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地点
秋景
情感
优游
自然
译文
我登上宝石山,山峰陡峭且呈碧绿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山势巍峨,仿佛一座高大的石坡直插云霄,独立于天地之间。
寒风在空旷的树林中吹过,夹杂着秋天的气息,枯黄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小心地迈着步子走上危险的高梯,面前的石壁更是显得庄重逼人。
欣赏着这奇妙的景色,内心感到幽深而宁静,仿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目光投向远方,只见一只飞鸿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它的影子映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
天空中的云彩在不断地变化,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命短暂且转瞬即逝,何苦要被生活所困而劳苦奔波呢?
不如来到这山中,悠闲自在地享受这里的一切,感到满足和舒适。
在苍松的树根下醉卧,忘却了烟磬声声的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奚冈的《游宝石山》描绘了作者登山的所见所感。首句“我登宝石山,山瘦削寒碧”展现了宝石山峻峭而清冷的风貌。接着,“巍然窣堵坡,天半卓孤立”刻画了山势的高耸和独立,如同半空中的一座孤峰。诗人漫步其中,“回飙荡空林,霜叶鸣策策”,风吹过空旷的树林,霜叶发出沙沙声,营造出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侧步怯危梯,逼面起苍石”写出了山路陡峭,令人心生畏惧,而沿途的苍石更显其险峻。随着登顶,“赏奇心固幽,造极境忽辟”,诗人对奇景的欣赏带来心境的开阔。然而,“属目送飞鸿,烟江一痕隔”,遥望远方,飞鸿渐行渐远,烟波江上只剩一抹痕迹,引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两句,“冉冉空中云,转瞬已无迹。浮生正如斯,胡为苦行役”以飘渺的白云和人生的无常相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奔波劳碌的反思。他提出不如在山中“不若来山中,优游惬所适”,享受自在的生活,醉眠于松根,忘却世俗的烦忧,直至“不知烟磬夕”。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宝石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