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悼亡
抒情
情感
节日
除夕
写人

译文

我老得无法承受哭泣,只能默默地让泪水沾湿衣襟。
看到门庭的景象稍微安慰了眼眸,但躺在枕头上时却独自感到伤心。
洁白的玉被埋入黄土之中,孤坟寄居在古老的树林中。
心中凄凉再次引发痛哭,临终时留下一声悲痛的遗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所作的《除夜哭仲孙概(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仲孙概的深切哀悼之情。首句“我老那堪哭”直接抒发了诗人年迈之身难以承受丧友之痛,接下来的“吞声泪一襟”描绘了他强忍悲泣,泪水湿透衣襟的画面。诗人感到些许安慰的是“应门差慰眼”,想象仲孙概若在,或许还能开门相迎,但现实却是“伏枕独伤心”,只能独自面对悲痛。诗人进一步感慨仲孙概的离世,如同白璧归于尘土,“白璧归黄壤”,暗示生命的消逝;而他的坟墓孤独地坐落在“孤坟寄古林”,显得格外凄凉。最后两句“凄凉重泣痛,临绝有遗音”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仿佛还能听到他的声音,这遗音成为诗人永别的哀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细节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失去挚友后的无尽悲凉。

徐瑞

362首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