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
山
行
北
溟
鱼
背
几
千
里
,
负
我
大
梦
游
弱
水
。
蓬
莱
隔
眼
不
盈
拳
,
碧
落
香
销
吹
不
起
。
茜
裙
女
儿
怀
远
游
,
远
人
不
归
明
月
羞
。
宝
钗
绾
髻
翠
欲
流
,
凤
鬟
十
二
照
暮
秋
。
女
娲
炼
石
补
天
手
,
手
拙
石
开
露
天
丑
。
琼
楼
玉
宇
亦
人
间
,
直
指
示
君
君
见
不
。
斯
须
鱼
去
梦
亦
还
,
白
云
与
我
游
君
山
。
写景
抒情
山水
怀古
思乡
爱情
赞美
山水田园
译文
北方的大鱼游过辽阔的海洋,承载着我的梦想在弱水之中游弋。
蓬莱仙境虽近在眼前,却如隔天边,无法触及,碧空中的香气消散,无法飘起。
穿着茜色长裙的少女怀揣着远游的梦想,但是远方的人没有回来,使得月亮也害羞了。
翠钗环绕的发髻美得让人感觉如玉带流淌,那有如凤尾般梳起的发式照亮了深秋的夜空。
女娲炼石补天的手法在她面前显现,尽管技艺拙劣却无法完全隐藏那惊人的天赋和其散发出的光彩。
那华丽的琼楼玉宇似乎就在人间,但她即使告诉你也在何处,你依然不能找到它的所在。
当鱼儿暂时离开后,我的梦想也随之而去,而我独自在白塔前徜徉。
赏析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梦幻般的旅程。诗人以“北溟鱼”为引子,展开了一幅跨越千里的梦境画卷。鱼背之上,诗人仿佛在大梦中遨游于弱水之畔,却因未能亲历而感到遗憾。接着,诗中的仙境蓬莱变得触不可及,如同指尖轻触,却又难以触及,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诗中对女子形象的刻画充满了浪漫色彩,茜裙女儿怀揣着远方的思念,而远方之人未归,使得明月也显得羞涩。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待。女子的装扮——宝钗绾髻、凤鬟十二,以及她所处的环境——琼楼玉宇,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是人间仙境。然而,好景不长,女娲炼石补天的手艺虽巧,却无法掩盖天际的丑陋,这象征着即便再美好的事物,也有其局限和瑕疵。最后,诗人通过“琼楼玉宇亦人间”的感慨,揭示了即便是最美好的幻想,最终也需回归现实的主题。诗的结尾,鱼去梦还,诗人与白云共游君山,既是对梦境的告别,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接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梦境与清醒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与智慧。
贯云石
35首
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