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龙
吟
·
咏
扬
州
明
月
楼
晚
来
碧
海
风
沉
,
满
楼
明
月
留
人
住
。
璚
花
香
外
,
玉
笙
初
响
,
修
眉
如
妒
。
十
二
阑
干
,
等
闲
隔
断
,
人
间
风
雨
。
望
画
桥
檐
影
,
紫
芝
尘
暖
,
又
唤
起
、
登
临
趣
。
回
首
西
山
南
浦
。
问
云
物
、
为
谁
掀
舞
。
关
河
如
此
,
不
须
骑
鹤
,
尽
堪
来
去
。
月
落
潮
平
,
小
衾
梦
转
,
已
非
吾
土
。
且
从
容
对
酒
,
龙
香
涴
茧
,
写
平
山
赋
。
写景
地点
山水
咏物
情感
怀古
写景
季节
赞美
具体分析如下:
译文
译文:夜晚降临,海面风势渐缓,明月高悬,仿佛留人在此不愿离去。
译文:璚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玉制的笙发出悠扬的乐声,那修长的眉目似乎带着一丝妒意。
译文:四周由十二根栏杆围护的建筑,轻易地阻隔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
译文:远望那画桥的檐影摇曳生姿,在紫芝生长的地方感到温暖舒适,这又唤起了我登临的兴致。
译文:我回望西山南浦的景色,好奇地询问云彩和周围的事物是在为谁而舞动。
译文:山河如此壮丽,不需要乘鹤飞升,随处都可以自由来去。
译文:月亮渐渐落下潮水开始上涨,我在轻薄的被褥下翻动梦魂,这个地方已经不是我熟悉的故土了。
译文:让我们从容地举杯畅饮,用龙香熏染的茧纸写下对平山景色的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元代贯云石的《水龙吟·咏扬州明月楼》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扬州明月楼景象。"晚来碧海风沉",以海风的沉静衬托出夜晚的宁静,"满楼明月留人住",明月高悬,仿佛有意挽留游子。接着,"璚花香外,玉笙初响",通过瑰丽的琼花香气和悠扬的玉笙声,营造出清雅的氛围,"修眉如妒"则借女子的秀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栏杆虽美,却似乎难以抵挡世事的风雨,引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诗人眺望画桥,回忆起往昔的登临之乐,而今又勾起了新的游兴。"回首西山南浦",诗人回首过往,"问云物、为谁掀舞",询问自然景色为何为之动容,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感叹壮丽的河山,即使不能超脱,也足以让人在此间自由往来。"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月落潮退,梦境中已不再是故乡,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最后,诗人决定"且从容对酒,龙香涴茧,写平山赋",在饮酒作赋中寻找慰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楼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忧思。
贯云石
35首
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