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杨
世
子
诗
太
华
五
千
仞
,
长
河
九
万
里
。
山
川
每
蕴
玉
,
人
物
多
君
子
。
丞
相
朝
所
宗
,
太
尉
国
之
纪
。
若
人
惟
杰
出
,
济
世
承
馀
祉
。
趋
庭
遵
教
义
,
博
物
兼
文
史
。
奇
声
振
宛
洛
,
雅
论
穷
名
理
。
伊
余
苦
疲
病
,
寂
寞
罕
宾
游
。
不
言
驱
驷
马
,
于
焉
访
一
丘
。
缟
纻
始
云
赠
,
胶
漆
乃
相
投
。
优
枕
空
长
想
,
骖
蹇
遂
无
由
。
忽
此
承
来
翰
,
华
藻
殊
辉
焕
。
虽
则
滥
吹
嘘
,
可
以
蠲
忧
叹
。
怀
袖
终
不
灭
,
掌
握
方
留
玩
。
和
风
初
应
律
,
山
莺
已
复
新
。
芳
菲
徒
自
好
,
节
物
不
关
人
。
劳
歌
虽
有
曲
,
无
以
报
阳
春
。
山水
抒情
赞美
怀古
情感
友情
译文
“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 翻译为:太华山高耸入云,高达五千仞,而长河则蜿蜒曲折,长达九万里。
“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翻译为:山川之中常常蕴藏着宝玉,而世间的人物中也有很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 翻译为:丞相在朝廷中备受尊敬,而太尉则是国家的支柱。
“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翻译为:杰出的人才能够造福社会,继承并延续福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 翻译为:在庭院中遵守教诲和礼仪,博览群书,涉猎文史。
“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翻译为:奇妙的歌声在宛洛之地回荡,高雅的言论深入探讨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 翻译为:我身体疲惫,感到孤独和寂寞,很少有宾客来访。
“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翻译为:不谈论驱赶四匹马拉的车,而是前往一处山丘进行访问。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翻译为:开始以细麻布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人们像胶和漆那样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翻译为:虽然空有长久的思念,但却没有机会实现,乘坐的车马也无法到达。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 翻译为:突然收到来信,信中的华美辞藻光彩夺目。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翻译为:虽然有些言过其实的吹嘘,但也可以消除忧虑和叹息。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 翻译为:怀中的物品始终不会消失,掌握在手中的物品才值得留存和玩味。
“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翻译为:和煦的风响应着节律,山间的黄莺也已经焕然一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 翻译为:美好的花朵只是自顾自地开放,与人们的节日或事物无关。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翻译为:虽然有劳动的歌声和曲调,但无法回报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答杨世子诗》是隋朝诗人孙万寿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描绘了巍峨的华山与浩瀚的黄河,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表达了对山川之美与人物之德的双重赞赏,寓意着高尚的人格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共存。“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两句,借古代官职象征国家的支柱与领袖,强调了对国家治理者的尊重与期待。“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则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敬仰,他们能够为社会带来福祉。“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描绘了学者勤奋学习、博学多才的形象,体现了对知识追求的重视。“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则赞扬了学者们的独特见解与深邃思考,他们的声音响彻宛洛,深入探讨宇宙人生的奥秘。接下来,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处境:“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他因病体不适,生活显得孤独与冷清。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仍不忘友情:“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他愿意放下繁忙,去探访朋友,哪怕只是简陋的一丘之地。“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这两句使用了比喻手法,表示友情如同缟纻(白色丝织品)般纯洁,如同胶漆般坚固,无论何时何地,友谊都能经受考验。“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与朋友相聚的遗憾,只能在心中怀念。“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当收到朋友的书信时,诗人感到无比喜悦,信中充满了华丽的辞藻,犹如璀璨的光芒。“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即使在赞誉中,也能让人忘却忧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诗人珍藏这份友情,让它在心中永远燃烧。最后,“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春天来临,和风轻拂,山间的黄莺也开始了新的歌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尽管大自然的美好令人陶醉,但季节的更迭并不影响人心中的情感。“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诗人感叹,尽管自己有许多歌曲想要献给春天,却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孙万寿
9首
一字遐年。生年,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