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写景
抒情
写水
夏天
情感
思乡
赞颂
山水
离别

译文

夜幕降临,钟声回荡,我却在外面徘徊避暑。
眼前的长河如同拉长的白绸,明亮的星星就像散落的玉珮。
我靠着岩石欣赏石头的冰凉,靠近池塘喜爱水流的清凉。
月色如同张敞所绘的画般美丽,荷花散发着韩寿一般的香气。
在这样清幽的夜晚出游,何须再寻欢于室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寻求清凉之感的场景。首句“钟鸣夜未央”以钟声的悠扬衬托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夜的漫长。接着,“避暑起徬徨”,写出了人在酷热中寻找凉爽的急切心情。“长河似曳素,明星若散珰”两句运用比喻,将长河比作轻柔的白绸,星星则像是散落的珠串,形象地描绘了夜空的美丽景象。倚靠岩石感受其冷意,临水而坐享受水的清凉,这些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欣赏。“月纤张敞画,荷妖韩寿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与宁静。月光如纤细的画笔,轻轻勾勒出夜色的轮廓;荷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最后,“对此游清夜,何劳娱洞房”,表达了诗人宁愿在清凉的夜晚漫步于自然之中,也不愿在封闭的房间寻求短暂的娱乐,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夏日夜晚清凉之美的追求与欣赏,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刘孝威

60首
骈文家。名。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