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
惜时
友情
山水
幽兰意象

译文

早年因多学杂取而误入歧途,笔墨之技仿效他人的风格。
晚年领悟到沉默是金,放下技巧和文采,回归自然。
绝世之音难以与俗人共鸣,优秀的朋友不同流合污。
叹息着幽兰的心意,即使无人欣赏也自会散发芬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次韵酬徐远卿侍御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反思与感悟,以及在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首句“蚤为多学误”,诗人回顾自己年轻时因过度追求学问而可能陷入的迷误,暗示了对过往学习方式的反思。接着,“笔墨拟渊云”一句,以“渊云”比喻高深的学问,表达了诗人曾经试图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认识。“晚悟无言训,筌蹄废艺文。”这两句揭示了诗人晚年对无言之教的领悟,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无法通过言语传授,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得。因此,他放弃了对艺术和文学的刻意追求,转而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绝音难偶俗,良友不同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世俗格格不入,难以找到共鸣的朋友。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孤独。这里的“绝音”既指自己的思想与言论难以被理解,也暗示了与世隔绝的状态。最后,“叹息幽兰意,无人祗自芬。”诗人以幽兰自比,兰花虽独自绽放,香气四溢,却无人欣赏,只能自我芬芳。这不仅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真正价值被忽视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学问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

薛蕙

667首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