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闻
弹
箜
篌
露
重
花
香
飘
不
远
,
风
微
梧
叶
落
无
声
。
倡
楼
何
处
教
新
曲
,
夜
静
月
高
弦
索
鸣
。
写景抒情
秋夜写景
咏物抒情
译文
露水沉重,花香却飘不远,微风轻拂,梧桐叶落却悄无声息。
声色繁华的楼阁在哪里教授着新曲呢?夜晚安静,月亮高悬,弦索的声音清晰可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独特的宁静与美感。首句“露重花香飘不远”,以露水之重暗示夜晚的凉意,同时借花香之远,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距离感。次句“风微梧叶落无声”,通过微风轻拂下梧桐叶悄然落地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凄美。第三句“倡楼何处教新曲”,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倡楼,似乎在询问着新的乐曲从何而来,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期待。最后一句“夜静月高弦索鸣”,在夜深人静之时,月光高悬,弦索之声悠扬,既是对前文情境的呼应,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和对宁静夜晚的深深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猜您喜欢
过僧竹院
唐·周贺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西江月(其二)
宋·晏几道
南苑垂鞭路冷,西楼把袂人稀。庭花犹有鬓边枝,且插残红自醉。画幕凉催燕去,香屏晓放云归。依前青枕梦回时,试问闲愁有几。
赠含珠
明·徐时进
银箭铜壶夜未央,薰风初入合欢床。怪来枕畔攲明月,自是君身有夜光。
重叠金(其八)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翠桐疏雨抛珠泪。泪珠抛雨疏桐翠。愁黛远山秋。秋山远黛愁。影娥窥绿井。井绿窥娥影。红蕙晚庭中。中庭晚蕙红。
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
宋·汪藻
苔渍岚侵几百秋,诗仙寄我海南州。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吹烛会寻延阁老,挂钱肯学饮家流。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
唐·杜甫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秪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捣练子·秋夜
清·徐绍芬
垂罗幌,拥香衾。银缸明灭夜沉沉。无端铁马声频送,幽梦惊残月半林。
采桑子·云塞秋夜
明末清初·曹溶
隔墙弦索无心听,挑灭银灯。暗忆平生。白发萧萧酒易醒。月华风定芭蕉冷,楼上三更。不住鸡声。一枕江南梦未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