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絅
庵
遗
笔
四
首
(
其
二
)
藩
省
才
名
雅
自
堪
,
端
如
鹏
翼
快
图
南
。
较
量
大
策
嗟
时
运
,
刊
落
陈
言
谢
俗
惭
。
药
裹
先
秋
虚
小
草
,
家
林
旧
味
寄
馀
甘
。
剑
亭
千
里
高
贤
去
,
传
得
残
篇
与
笔
谈
。
励志
咏物
抒情
写景
秋日
友情
药草
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和絅庵遗笔四首》中的第二首。黄衷以藩省才名著称,诗中展现了他的远大志向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首联“藩省才名雅自堪,端如鹏翼快图南”,诗人以“藩省才名”自许,将自己比作展翅高飞的鹏鸟,表达了他追求远大目标的决心和豪情。颔联“较量大策嗟时运,刊落陈言谢俗惭”,诗人感叹于时运不济,无法施展宏图大略,同时又对自己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感到自豪。颈联“药裹先秋虚小草,家林旧味寄馀甘”,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以“药裹”象征人生的困境,“小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家林旧味”则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余甘”则暗示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尾联“剑亭千里高贤去,传得残篇与笔谈”,诗人以“剑亭”象征高洁之士的离去,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高人逸士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传承,与后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和对话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时局以及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