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城
南
战
城
南
,
死
郭
北
,
野
死
不
葬
乌
可
食
。
为
我
谓
乌
:
且
为
客
豪
!
野
死
谅
不
葬
,
腐
肉
安
能
去
子
逃
?
水
深
激
激
,
蒲
苇
冥
冥
;
枭
骑
战
斗
死
,
驽
马
徘
徊
鸣
。
梁
筑
室
,
何
以
南
?
何
以
北
?
禾
黍
不
获
君
何
食
?
愿
为
忠
臣
安
可
得
?
思
子
良
臣
,
良
臣
诚
可
思
:
朝
行
出
攻
,
暮
不
夜
归
!
边塞
战争
悼亡抒情
译文
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
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口中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上徘徊哀鸣。
在桥梁上筑起了营垒工事,那南北两岸的人民将如何交往?
无人收获庄稼你们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
怀念那些忠诚卫国的好战士,那些忠良将士实在令人怀念:
天刚亮他们就忙着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却未能一同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对死亡和生存困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忠臣理念的思考。开篇“战城南。死郭北。”直接而强烈地展现了战乱的惨状,人们在城南城北相继倒下,死亡成为了常态。而“野死不葬乌可食。”则进一步突出了战争带来的无序与悲哀,连最基本的人性尊严——安葬都无法得到保证。诗人通过“为我谓乌。且为客豪。”表达了对忠诚的呼唤和赞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因为即便是忠臣良将,在乱世之中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一点在“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中得到强化,生者面对死亡的无力感,连最亲的人也不得不逃离。接下来的“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描绘了战场附近环境的荒凉与混乱,而“枭骑战斗死。驽马裴回鸣。”则展示了战争中士兵和战马的悲惨遭遇,他们在战斗中牺牲,连最后一丝尊严都无法保留。随后,“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表达了一种无从选择的困惑与迷茫,面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无处可逃。而“禾黍不获君何食。”则反映了战争导致的饥荒问题,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结尾的“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正直之士的渴望和赞美,以及对他们英勇就义精神的怀念。而最后一句“朝行出攻。莫不夜归。”则暗示了一种宿命论,即战争永无休止,战斗者终日出征,夜晚又必须返回,这是一个无尽循环。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刻画,以及对忠诚和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古代士人面对战争时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
两汉乐府
106首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乐府”有两个含义,一是古代音乐官暑的名称,一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 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 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 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 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 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 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 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 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歌诗主要是以上两种。
猜您喜欢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三)
明·张家玉
顺水长驱事已非,龙潜虎伏失干旂。南阳果系真天子,定有王丰勒马归。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隋末唐初·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朝.....
从军行(其一)
清·严如熤
昔对金门策,太息怡安篇。公卿虚前席,共推贾生贤。南山盛盗贼,民命迫倒悬。澄清亦有志,叱驭乃竟前。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