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
相
思
(
其
二
)
西
园
斗
草
归
迟
。
隔
叶
啭
黄
鹂
。
阑
干
醉
倚
,
秋
千
背
立
,
数
遍
佳
期
。
寒
食
清
明
都
过
了
,
趁
如
今
、
芍
药
蔷
薇
。
衩
衣
吟
露
,
归
舟
缆
月
,
方
解
开
眉
。
写景
情感
咏物
节日
抒情
佳节
秋节
写花
寒食节
闺怨
写鸟
译文
在西园游玩斗草回来得有些晚,耳畔传来了黄鹂鸟隔着枝叶的鸣叫声。
有人在栏杆旁喝醉后靠着,背对着秋千站立,一遍遍数着相聚的佳期。
寒食和清明都已经过去了,趁着现在,芍药和蔷薇花正盛开的时候。
穿着开叉的衣裳吟咏着露水,乘着归舟,船缆系在月下,这才稍稍舒展了眉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西园斗草归迟"一句,透露出诗人在西园与友人嬉戏斗草的情景,归来时已是日暮,显得有些迟缓。"隔叶啭黄鹂"则形象地描绘了树叶间传来的黄莺鸟鸣的清脆声音,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为诗人带来了愉悦的情绪。接下来的"阑干醉倚,秋千背立,数遍佳期",则是诗人在游园中的一种悠闲享受。酒后的醉意,使他不自觉地倚靠在栏杆上,而秋千在空中摇曳,他却背对着它,这些都是表现诗人沉醉于当下的美好时光,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寒食清明都过了,趁如今、芍药蔷薇"一句,则是提醒自己,随着季节的变换,寒食节和清明节已经过去,现在正是赏花的好时光。诗人用芍药和蔷薇这两种春日常见的花卉来呼应当前的季节,同时也在暗示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衩衣吟露,归舟缆月,方解开眉"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回程时的情景。夜幕降临,他轻启衣襟,让清凉的露水洒落在身上,带来一丝凉意。同时,诗人的船只也已经靠岸,并用绳索将月光如水一般缆住,这些细节都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验和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点滴欢愉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情怀。
吕渭老
134首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