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写景
秋天
抒情
哲理
写山
自由

译文

在这高寒的玉露时节,满眼都是秋天的景色,先生您是如何为自己谋划的呢?
您巧妙地以云雾为吟咏的素材,又以破碎的波涛来修补破旧的裘衣。
月亮并不孤独,常伴人旁;山峦仿佛对我有所不满,常常遮住我的视线。
幸运的是,我避免了被微小的官职所束缚,得以闲坐闲眠,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秋怀二首(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清冷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玉露高寒满眼秋”,通过“玉露”和“高寒”形象地展示了秋夜的凉意,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诗人以“先生何以自为谋”设问,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接下来两句,“巧裁云雾供吟料,碎折波涛补破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雾比作写作素材,波涛比作生活的困顿,表达了诗人凭借才情应对生活艰辛的决心和坚韧。“月不孤人常入户,山如恼我故遮楼”,写月光常照,山峦仿佛有意为之,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月不孤人”与“山如恼我”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最后两句,“幸然免被微官缚,闲坐闲眠得自由”,直接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摆脱了琐碎官职的束缚,得以享受闲适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自由的向往。

尹廷高

283首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