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离别
咏物
地点描述
秋天的写景
备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九江乘风进入湖中后,风向突然改变,被迫在湖口停泊,并再次登上石钟山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前秋维战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瞬间,战舰停泊于秋日的湖面上,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两叩石钟山”则点明了地点,同时暗示了诗人对这一地方的特殊情感。“练若三江表,戎行几日閒”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三江之表的平静练水,暗示了战争的暂时平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时来移舴艋,数定再登扳”则展现了诗人随风而动,命运多舛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这里的“舴艋”和“扳”分别指小船和攀登的工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风破浪,不断探索的精神。“霜雪淩春草,僧非旧日颜”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和僧人的容颜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霜雪覆盖了春天的草地,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僧人不再是往日的模样,则暗示了人事的更迭。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流露出深沉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梁朝钟

103首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相和歌辞·神弦别曲
唐·李贺
巫山小女隔云别,松花春风山上发。绿盖独穿香径归,白马花竿前孑孑。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残污红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