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
荷
晚
过
荒
园
,
池
荷
披
谢
殆
尽
,
闻
人
言
秋
娘
怛
化
丁
沽
已
逾
匝
月
,
重
念
昔
游
对
之
成
咏
(
其
一
)
年
来
此
地
经
行
处
,
一
日
伤
心
独
晚
归
。
旧
过
横
塘
终
不
渡
,
每
闻
清
曲
辄
增
欷
。
秋
初
已
共
黄
淤
老
,
花
尽
难
禁
白
露
晞
。
园
事
纵
非
能
勿
感
,
剩
看
凉
柳
自
依
依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荷花咏物
怀古抒情
思乡之情
伤时感怀
译文
1、我来此地已经多年,每次到这里都会感到伤心,晚上独自一人归来。
2、过去我曾多次经过横塘却没有渡过,每次听到那清新的曲调都会忍不住哭泣。
3、在秋初的时候,我已经和黄淤花在一起变老了,但花朵却随着白露消散,我感到很难过。
4、园中的事物即使我不能因此而感动,但看那凉柳依然依偎着,我仍感心情沉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在晚秋时节走过荒废的园子,满目所见是凋零的枯荷和残败的景象。他心中充满伤感,因为昔日繁华的池塘如今只剩下几片凋零的荷叶,黄叶与淤泥相伴,显得格外凄凉。听到秋娘去世的消息,诗人更加悲从中来,想起过去在此地的游历,不禁心生哀戚。"一日伤心独晚归"表达了诗人独自归来时的落寞情绪,"旧过横塘终不渡"则暗示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法再回的遗憾。"每闻清曲辄增欷",每当听到清越的乐曲,他的悲伤之情更甚,加深了他的哀愁。"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进一步描绘了园中景色的衰败,秋意渐浓,白露已晞,花朵凋零,更显凄凉。"园事纵非能勿感"直抒胸臆,即使园中的事物并非直接触发情感,但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的情感仍然难以抑制。最后,"剩看凉柳自依依"以柳树的摇曳作为结尾,既写出环境的冷清,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荒园的深深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雨中留宿张幼千家(其一)
明·黎民表
秉烛坐清夜,摊书共草堂。疏砧秋思早,微雨客衾凉。鸡黍成良晤,风波忽异乡。羁愁稍披豁,触目见琳琅。
七哀诗三首(其二)
魏晋·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
海南琼台联
清·邹戴尧
随宦在天涯,剧难忘韶石箫声,韩江笛韵;寻诗来海外,最好是苏泉月冷,黎高云深。
谢林吾滨先生过访
明·张天赋
謦欬深承洗渴尘,草堂秋色满庭新。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
题韦深道寄傲轩
宋·李之仪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就使主人官即显,此门高兴定难忘。
水调歌头(其一)
宋·向子諲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
登高晚思
宋·宋祁
喜祓尘襟属丽谯,高旻雨罢暑氛销。游回宿鸟霞横岭,唱杀寒蝉柳抱桥。戍壁风烟閒尉候,客亭灯火混渔樵。山川信美非吾乐,已是三年去国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