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
中
自
壬
戌
七
月
朔
至
癸
亥
三
月
之
望
亢
旸
不
雨
民
咸
忧
惧
赖
邑
侯
张
潮
山
先
生
积
诚
虔
祷
遂
获
灵
应
连
雨
三
日
众
心
感
悦
谨
赋
五
言
排
律
一
首
用
纪
盛
美
且
代
述
邑
民
歌
颂
之
意
云
南
州
师
旅
后
,
复
值
亢
阳
天
。
恒
霁
将
期
月
,
屯
膏
已
隔
年
。
深
林
无
润
泽
,
平
地
欲
生
烟
。
东
作
皆
停
罢
,
祈
求
众
望
悬
。
雷
车
浑
寂
寞
,
风
伯
苦
萦
牵
。
明
府
恩
如
海
,
丹
心
彻
上
玄
。
积
诚
堪
对
越
,
斋
戒
绝
腥
膻
。
瑞
气
由
人
感
,
灵
云
应
毕
躔
。
悠
悠
离
远
岫
,
漠
漠
蔽
前
川
。
霢
霂
初
沾
土
,
滂
沱
布
满
田
。
连
宵
声
不
断
,
三
日
势
延
绵
。
枯
槁
回
生
意
,
迂
儒
得
稳
眠
。
园
林
增
胜
概
,
阡
陌
表
春
妍
。
天
意
旌
仁
政
,
农
歌
载
道
传
。
为
霖
真
慰
望
,
布
泽
颂
侯
贤
。
安
得
坡
翁
笔
,
重
裁
喜
雨
篇
。
写景
民谣
抒情
赞美
写雨
春天
怀古
情感
赞颂
记事
译文
南方军队归去后,又遇上干旱的天气。
长期晴朗的天气将要持续一个月,丰收的恩泽却已经隔了一年。
深林中缺乏滋润的恩泽,平地之上仿佛要生起烟尘。
农业作业都停了下来,人们祈求着恩泽的降临。
雷声已经寂然无声,风神似乎也在苦苦牵绊。
明府的恩情如海一样深广,忠诚的心直通上天。
虔诚的祈祷能感动神灵,斋戒时断绝了腥膻的食物。
吉祥的气息由人的行为感召而来,灵云应该遍布四方。
云层悠悠地远离山峰,漠然地遮蔽了前方的河川。
小雨刚开始滋润土地,大雨则布满了田间。
连夜不停地下着雨,三天来势头依然未减。
干枯的土地重现生机,迁居的文人也能安稳地睡眠。
园林增加了胜景,田野显现出春天的美丽。
上天的意志彰显仁政,农民的歌声传播着道路上的喜悦。
这场及时雨真的令人欣慰,人们颂扬县令的贤德。
多么希望能有坡翁那样的笔触,再次创作出歌颂喜雨的篇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饶相在面对长时间干旱的困境时,地方官员张潮山先生通过虔诚祈祷,最终带来甘霖的故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干旱与雨水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感激之情。首句“南州师旅后,复值亢阳天”描绘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经历了战争之后,南方地区又遭遇了长时间的酷热干旱。接下来的诗句“恒霁将期月,屯膏已隔年”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暗示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深林无润泽,平地欲生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导致的自然景观变化,森林失去了水分的滋润,地面仿佛要生出烟雾一般干渴。接着,“东作皆停罢,祈求众望悬”则点明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充满了期待与忧虑。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象征人类的情感与希望:“雷车浑寂寞,风伯苦萦牵”,雷声沉寂,风神也似乎在为干旱而苦恼,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无助与焦虑。然而,随着“明府恩如海,丹心彻上玄”,地方官员张潮山先生的虔诚祈祷终于感动了上苍,带来了甘霖。“积诚堪对越,斋戒绝腥膻”表明了张潮山先生祈祷的真诚与虔敬,他通过斋戒等仪式表达了自己的诚意。接下来的“瑞气由人感,灵云应毕躔”则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人们的心愿与天地感应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悠悠离远岫,漠漠蔽前川”描绘了甘霖初降时的景象,远处的山峦被轻雾笼罩,近处的河流仿佛被一层薄雾遮盖,充满了宁静与祥和。随后,“霢霂初沾土,滂沱布满田”则具体描述了雨水如何滋润大地,灌溉农田,恢复生机。“连宵声不断,三日势延绵”强调了这场雨水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它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带来了长达三天的湿润,满足了人们的期待。最后,“枯槁回生意,迂儒得稳眠”表达了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安宁,连平时不太关心农业的“迂儒”也得以安心休息。“园林增胜概,阡陌表春妍”描绘了雨水过后,园林变得更加美丽,田野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是人们心情的反映,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与喜悦。“天意旌仁政,农歌载道传”则揭示了这场雨水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地方官员仁政的肯定,人们通过歌唱来传播这一美好的故事,表达对张潮山先生的感激之情。“为霖真慰望,布泽颂侯贤”总结了这场雨水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解除了旱灾,还体现了地方官员的智慧与品德,赢得了民众的尊敬与颂扬。最后,“安得坡翁笔,重裁喜雨篇”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用苏轼(坡翁)那样的文笔来记录这一盛事的渴望,希望能够留下这段历史的美好记忆。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干旱与雨水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希望、焦虑、感激与喜悦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地方官员的仁政与美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