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春
日
晚
行
南
旺
湖
堤
即
事
鲁
北
湖
光
水
接
天
,
长
堤
百
里
断
还
连
。
夹
河
多
少
垂
杨
柳
,
无
限
春
丝
锁
暮
烟
。
写景
地点
春天
写水
柳树
山水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南旺湖堤的美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首句“鲁北湖光水接天”,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辽阔壮丽的画面中。鲁北的湖面与天空相连,湖水仿佛与天际相接,展现出一种无边无际的广阔感。这不仅描绘了湖面的浩瀚,也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开阔视野和豁达心境。接着,“长堤百里断还连”一句,通过描述百里的长堤在视线中时隐时现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湖堤的绵延不绝与自然环境的壮美。堤岸与湖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美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夹河多少垂杨柳,无限春丝锁暮烟”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湖堤两旁的自然景观。垂杨柳在河畔轻摇,春日的绿意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而“无限春丝锁暮烟”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垂柳的细长枝条比作春日的丝线,这些丝线在傍晚的烟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也赋予了画面以情感色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鲁北湖光、长堤、垂杨柳以及暮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细腻捕捉。通过丰富的视觉形象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