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抒情
哲理励志
夏日
抒情怀古
读书惜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篇“昔读古人书,夙抱先忧志”,诗人回顾自己早年读书时便怀有忧虑之心,暗示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深沉思考。接着,“心源未澄彻,每为外物累”两句,点明了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过程中,内心并未完全澄清,常被外界事物所束缚。“因循度岁时,龌龊牵俗事”描绘了诗人过去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被世俗琐事所困扰,生活显得庸碌不堪。“迩来反诸身,颇觉有真意”转折处,诗人开始反思自我,逐渐发现了生活的真谛。“吾气大且刚,浩然塞天地”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对宇宙的广阔胸怀。“一为物所役,四海无容袂”则表达了诗人对被物质欲望所控制的不满,渴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鬼神启我衷,吾道今有契”表明诗人通过内心的觉醒,找到了与自己心灵契合的道路。“鸿雁落河皋,远自天边致”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象征着诗人从远方寻找到的精神归宿。“踪迹风尘内,议论云霄际”描述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思想却能超越凡尘,达到高远的境界。“启心输忠赤,瞩目览苍翠”表现了诗人真诚待人,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天阔云烟敛,波光鱼鸟戏”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观物悟道机,触景发人思”强调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万物,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并激发了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最后,“浮生惜寸阴,饮食须知味”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刻。“误几三十载,不饮长如醉”感慨自己虚度了多年光阴,如同醉酒般迷失方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与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由与追求,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独到见解,给人以启示与共鸣。

猜您喜欢

寓言
唐·韦庄
黄金日日销还铸,仙桂年年折又生。兔走乌飞如未息,路尘终见泰山平。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其二)
明·释函是
尺蠖之屈以求信,闭户青山足净因。一句分明无量寿,莲华瓣瓣口中春。
赠方矩之
元·张仲深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济上閒居
宋·李之仪
闭阁焚香万虑澄,莫云身似打包僧。功名了未荣三事,理性容先契一灯。丹灶鹤归休炷火,茶瓯客访旋敲冰。倦来却有登临兴,上彻层楼最上层。
正一冲和宫杨弘道以虞学士诗求和(其一)
元·张翥
玄都桃是旧时花,曾驻春游送客车。翰墨尚看延阁老,松萝长护羽人家。丹砂鍊得仙翁术,白绢封来谏议茶。文采风流徒想见,九霄无佩乞飞霞。
闻近日求人书者以进士为贵戏作一绝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北江著论妙机锋,院体山癯本不同。树倒已无堪蚀叶,书空犹自觅青虫。
七旬生日蒙诸君诗赠奉答兼有追慨(其二)
明·余寅
愁来何事好开襟,微雨初收正薄阴。百道诏书山海使,万年天步野人心。黄河命脉安如昨,紫塞风烟净到今。太祝祠官俱望幸,几时清跸翠华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