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秋节
动物
蛰龙
庭树
日景
石磴苔藓
春日风草香
寂寥之情

译文

渔人垂钓的地方,石阶上长满了碧绿的苔藓,天空呈现出淡淡的青色,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
微风吹过,青草与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太阳斜照下,松树和竹林的影子重叠交叠。
云雾缭绕之处隐藏着文豹,雷雨交加时蛰伏的龙会腾空而起。
庭院里的树木苍翠茂盛,大门寂静无声。在蕙帏中,我忧愁地听着五更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巢县公署的环境与氛围。首联“渔矶石磴碧苔封,天际微青露远峰”以渔矶和石磴为起点,引入碧苔覆盖的景象,天边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感。颔联“风过草花香馥馥,日斜松竹影重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生机与层次感,微风吹过,草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夕阳西下,松竹的影子在地面上交织成重叠的图案,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颈联“云烟锁处藏文豹,雷雨行时起蛰龙”运用了象征手法,云烟缭绕之处仿佛隐藏着文豹,雷雨来临之时则唤醒了蛰伏的龙,既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神秘与壮丽,也寓意着潜在的力量与活力。尾联“庭树苍苍门寂寂,蕙帏愁听五更钟”将视角转向室内,苍翠的树木与寂静的大门形成对比,蕙帏(蕙草制成的帷幕)中传来五更钟声,增添了几分忧郁与沉思的气息,整个画面由外及内,由自然到内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理解的表达。

猜您喜欢

续感秋(其三)
清·童凤诏
翛然门巷昼常关,抱影空庐独往还。鹤唳三秋声转警,豹藏七日色逾斑。江山平远尘氛外,云雨荒唐朝暮间。闻道微霜初度处,蓼花芦叶落溪湾。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重阳后再游摄山接鹤峰前三日夜游摄山诗依韵和答(其二)
清·尹继善
极目鸿飞处,凌空塔影高。山明如冠玉,崖叠似奔涛。茗碗垆香伴,诗囊酒榼挑。胜游知几度,莫厌马蹄劳。
临洮院后较射亭放歌行
明·赵贞吉
东风吹泉作酒香,洮水射河河水黄。落日正挂昆仑傍,手弯劲羽欺垂杨。借君厩上三飞骦,葱海蹴踏葡萄浆。黄鹄高高摩青苍,弹来一曲堪断肠,有女肯嫁乌孙王。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宋·司马光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
王豸使至
明·曹嘉
雨后青骢马,风前绿绮琴。槛纷兰菊色,林响鹿麋音。野鸟随人性,秋虫助客吟。烦襟应尽解,接屣坐松阴。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宋·苏辙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瘖。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堂.....
新秋杂题六首·吟
唐·陆龟蒙
忆山摇膝石上晚,怀古掉头溪畔凉。有时得句一声发,惊起鹭鹚和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