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道
士
杨
秋
月
赴
京
南
送
和
王
五
世
孙
,
便
从
总
角
悟
玄
门
。
灵
台
皎
洁
澄
秋
月
,
虚
室
光
芒
炫
晓
暾
。
儗
服
刀
圭
生
羽
翼
,
旦
书
符
篆
役
精
魂
。
聪
明
忠
孝
神
仙
事
,
好
赴
蓬
莱
觐
至
尊
。
送别
山水
抒情
神仙赞美
秋天
节序
秋季
月亮
抒情兼哲理
译文
送别时向南望去,与王五世孙分别,从孩提时代起我就领悟了道家玄门之妙。
心灵像皎洁的秋月一样清澈明亮,空旷的房间内光芒四射,如同晨曦中的阳光般炫目。
想象自己服用灵丹妙药生出羽翼,早晨书写符篆役使精魂。
通过聪明才智和忠孝之行,成就神仙般的事业,前往蓬莱拜见至尊。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送道士杨秋月赴京》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道士杨秋月的祝福与期待。首句“南送和王五世孙”,点明了送别的对象是王姓家族的后裔,且其早年即领悟道家玄妙之门。接下来,“灵台皎洁澄秋月,虚室光芒炫晓暾”运用比喻,将道士的心灵比作秋夜明亮的月亮,象征其内心的纯净与智慧,而“虚室”则暗示其修行的空灵境界,晓暾(破晓的阳光)则预示着他的前程光明。“儗服刀圭生羽翼”描绘道士渴望通过修炼获得超越常人的能力,如同鸟儿般展翅飞翔。“旦书符篆役精魂”进一步强调道士对符篆法术的专注与投入,这不仅是技艺,也是精神的寄托。最后两句“聪明忠孝神仙事,好赴蓬莱觐至尊”,表达了对道士忠诚、聪明品质的赞美,希望他能如神仙一般,前往仙境蓬莱,去朝见那至高无上的存在。整首诗以道教元素为线索,既表达了对道士的祝福,也寓含了对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理想。
凌云翰
797首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猜您喜欢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采莲令
宋·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赠李唐经二首(其二)
元·李存
西风虽无情,落叶不自惜。山□每高兴,况有远来客。起行西窗外,觅句了不得。共看天上云,纤纤薄而白。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送管钟石使君荣赴崇安时值览揆(其一)
明·释今无
雨洒无痕地,风吹有色云。道情偏感我,清望最宜君。双履如凫转,千松过岭闻。江皋晴吐月,遐思自纷纷。
赠洗马袁朗别诗
南北朝·江总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