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龙
屿
太
守
罢
平
乐
郡
归
过
五
羊
不
及
面
晤
有
书
见
贻
赋
此
寄
答
专
城
高
誉
起
清
湘
,
百
粤
阴
连
万
树
棠
。
政
就
共
传
堪
下
凤
,
书
来
忽
讶
过
骑
羊
。
千
秋
国
事
悬
肝
胆
,
三
叹
斯
人
去
庙
廊
。
莫
道
东
山
归
卧
稳
,
苍
生
今
日
正
相
望
。
怀旧
追忆
赞颂
励志
友人之间的交流
地点
别离
译文
声名远扬,高高的赞誉从清澈的湘江兴起,百粤之地绿树成荫,万树棠花盛开。
你的政绩被广泛传颂,人们都认为你可以招来凤凰般的贤才,而你写信来却惊讶地告诉我你过上了骑羊的生活。
你对国家的千年大事心系其中,充满热情和忠诚,三声叹息后,你离开了朝廷。
不要说你在东山归隐后生活安稳,现在苍生正期待着你的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对郑龙屿太守的赞颂之作。诗中通过描绘郑龙屿在清湘的高声誉和治理百粤的政绩,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高尚的人格魅力。诗中提到“共传堪下凤”,意指郑龙屿的政绩卓著,如同凤凰降临,象征着他的政绩被广泛赞誉和推崇。而“书来忽讶过骑羊”则表达了对郑龙屿突然离去的惊讶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离开时的迅速与意外。接下来,“千秋国事悬肝胆”一句,表达了郑龙屿在国家大事面前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三叹斯人去庙廊”则表达了对郑龙屿离开朝廷的惋惜之情,认为他的离去使得朝廷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柱。最后,“莫道东山归卧稳,苍生今日正相望”两句,既是对郑龙屿归隐生活的反问,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期待和关注。即使他选择归隐,但百姓依然期待着他能再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依赖。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郑龙屿政治生涯的回顾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卓越成就,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和政绩的高度重视。
猜您喜欢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寄天宁雪印文上人
明·刘崧
去年抱病过清江,风雨萧萧卧短艭。帆影近移金凤渚,钟声遥应石龙泷。极知禅悟超诸境,况是诗名重一邦。投老荒山未能往,题诗凭寄白云窗。
用沈仲律提学韵奉邀一首
明·李东阳
行囊又挂佛堂灯,可是缘诗尚爱僧。江上踏泥三日屡,城南冲雪两人曾。别来事与流年异,病起吾惭饱饭能。西望草堂三百步,敝鞍羸马到须登。
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明·于慎行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经术远宗燕太傅,门.....
石漕生日
宋·唐庚
梦断维熊夜,祥呈馈鲤初。固应贤有后,谁谓庆无馀。为国家相似,忧民子不如。符分四任虎,金佩十年鱼。未补三公衮,聊分八使车。权衡公选格,陵阜富军储。阀阅毡犹在,朝廷席正虚。称.....
次韵春(其一)
宋·卫宗武
水行苦严厉,万汇喜得春。解雷久忽震,蛰户奋者殷。根芽沐膏雨,旸晖复熹晨。淑气盎原野,鼎鼎来芳辰。小车度花阴,游芳浮曲尘。少年争竞春,外诱何纷纷。老矣蠲其华,寄贤而葆真。多.....
新正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弘历
西师归振旅,东陆舒由庚。执徐奉执规,持躬凛持盈。三白兆宿岁,万几简新正。閒中足养心,而予有所怦。怀安岂良图,无逸斯元亨。自强励不息,善长时偕行。
题摘星岭
宋·左纬
已知星可摘,须信路皆通。日影穿云薄,天形入水空。遥看梁苑雪,独挹楚台风。指点中华地,山河万国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