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
烹饪
赞颂

译文

海里错杂的鱼群中,鲑菜(一种海产)被登上了餐桌,腥风中可以闻到它的鲜美。
预制的鱼片如升起的鲊菹(一种腌制食品),元绪(可能是指某位负责推荐美食的人)则推荐了芬芳四溢的佳肴。
高大的容器上覆盖着魁瓦(一种建筑材料或容器装饰),看似小小的底座承托着趺(可能是一种装饰或形状)。车螯(一种海产品)被分割成小段,人们享受其美味。
各种各样的蔬菜多有其独特之处,但与这美食相比,人们染指(指品尝)的欲望更甚于君王。

赏析

这首诗《龟脚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海错、鲑菜、升鲊、车螯等食材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海鲜料理与烹饪技艺,同时也融入了对美食的赞美之情。首句“海错登鲑菜”,开篇即以“海错”点出海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登鲑菜”则暗示将这些海鲜精心烹制为美味佳肴。接着“腥风破甲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海鲜在烹饪过程中散发出的诱人香气,仿佛能闻到那股独特的腥味,却也令人垂涎欲滴。“预且升鲊菹,元绪荐芳薰”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海鲜料理的精细与讲究。这里提到的“升鲊”和“菹”都是古代常见的腌制食品,通过这些词,可以想象出厨师们如何巧妙地运用腌制技术,使海鲜的味道更加鲜美,香气四溢。“魁瓦承趺小,车螯断足分”则通过具体的器皿和食材处理方式,展现了烹饪过程中的细节之美。使用“魁瓦”盛放食物,不仅体现了器具的精美,也暗示了食物的珍贵;而“车螯断足分”则形象地描述了将车螯这种海鲜分割成小块的过程,既体现了厨师的技艺,也让人感受到食材的鲜活与多样性。最后,“五蔬多异品,染指不如君”两句,以蔬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为对比,强调了主厨的技艺高超,使得即便是简单的染指(即品尝)也无法完全领略其美味。这不仅是对厨师技艺的赞美,也是对美食本身的一种高度评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与精致,也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欣赏,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美感的佳作。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苏幕遮·怀宁伯功惠鞋
元·马钰
清叟冠,伯功履。见惠山侗,别有非常意。使我顶天并立地。俯仰观瞻,无怍兼无愧。得斯因,无限喜。出户迎宾,何患殊无礼。更向就中搜奥旨。上下冲和,得赴青霄里。
舟次毗陵朱定国明府遣使邀至沙驮淹留僧舍存款甚殷濒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钱见遗赋谢
明·李德丰
明海辞家日,毗陵驻舸时。郎星百里映,驿使一椷驰。捧匣浑疑梦,开筒转觉悲。先邀十日醉,为拭两行洟。别远那忘会,交真讵获辞。舟轻逗急水,夜冷忆朝曦。淅淅风生岸,滔滔浪拍涯。入.....
题融公兰若
唐·孟浩然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宋·司马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戊午元日(其二)
宋·徐瑞
屋角红梅雪里香,索人管领意深长。老松秀出千林表,甲裂皮皱色转苍。
酬马宜泉幽居之作
明·赵贞吉
雨洗池荷净有余,闻君池上草为庐。避喧人浣桃花水,闻道僧留贝叶书。云袅鹤巢松盖湿,机忘鱼笋槿篱疏。门生几度惭秋水,犹自渊冲退若虚。
赠晚节谢表之寿
明·王希文
我亦与君同寿日,年年寿酒不同斟。未残篱菊凌霜晚,将进霞觞感岁侵。驻世百龄何用药,丹成九转只留心。薄田香稻今当熟,浊酒燃荆聊一吟。
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
唐·卢士衡
仙家种此充朝食,叶叶枝枝造化力。去年见时似鹤高,今年萧骚八九尺。不同矮桧终委地,定向晴空倚天碧。好期逸士统贞根,昂枝点破秋苔色。寻思凡眼重花开,宁知此木超尘埃。秪是十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