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湿
?
写景
怀古
抒情
四季
山水
写鸟
佳节
生活纪实
情感

译文

狂风大作,地动山摇,虎嘷声声,白浪滔滔翻过山峦,形成一片怒涛。
云层昏暗,月亮被遮蔽,雨势不停,点点江花被打湿,浸透了衣袍。
把船停靠在岸边,远远地看到邻家的火光,但柴篱深掩,无人应答。
野外的人拒绝开门,挥手大声咒骂,看不到如今盗贼如此猖獗。
仆人顺从地劝解,公你不要生气,我请求借火给你生火做饭,以解饥饿。
在屋檐下煮粥,用带壳的糙米煮成脱壳的米粒粥,像白石一样硬邦邦的。
吃完饭收拾好篷布进入船屋中休息,屋内萧条破败只有一条索绹来作为固定之物。
七个人挤在只有八尺长的船上,弯曲着身体和膝盖才能勉强坐下。
倚着船舷我警觉地观察四周的天地景色,拥着棉被梦见关河的高远。
羁旅之人无法入睡头发已经半白,突然惊觉霜雪已生白露节令的高处。
叫来童子划动船桨冲破烟雾前行,我为你倾尽囊中所有买下这浊酒。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舟行受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开篇以“大风吹地成虎嘷”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狂风肆虐的景象,接着“白波连山翻怒涛”进一步渲染出海浪汹涌澎湃的动态美。随后,“云昏月黑雨不已”则将读者带入一片混沌之中,而“点点江花湿缊袍”则在阴郁中透露出一丝生机。诗人乘舟停靠岸边,望见邻家灯火,却因环境恶劣无法接近,只能在风声雨声中呼号。此时,他遇到了拒绝开门的村民,但并未因此沮丧,而是通过仆人的婉言相劝,最终得到了火种,得以烹饪食物充饥。在简陋的环境下,他们煮食、休息,面对狭小的空间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诗人并未抱怨,反而在梦中想象着自由与远方。最后,夜深人静之时,诗人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然而,他并未沉溺于忧伤之中,而是振作精神,准备再次启程,为旅途中的人们买酒解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