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雨
霁
乱
云
将
雨
趁
狂
风
,
扫
溉
氛
埃
瞬
息
中
。
指
点
山
川
开
净
绿
,
按
行
花
草
失
攲
红
。
槐
榆
改
火
年
年
事
,
箫
鼓
迎
神
处
处
同
。
自
是
平
生
观
物
化
,
不
因
春
去
始
知
空
。
写景
季节
春天
写雨
咏物
火改火
节日
寒食节
抒情
哲理
山水
译文
乱云随着狂风一起卷起雨来,顷刻间把尘土洗净了。
山川之间的草木因整顿而显现出净绿的色彩,但按照规矩的花草似乎因摆动而显得红色不再明显。
年年季节变化,更迭像槐榆换火一样。处处有箫鼓迎神的热闹场面。
我本来就观察到生命与宇宙间的变化,不因为春天过去了就才开始理解空寂之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霁的景象,通过"乱云将雨趁狂风",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气势,随后"扫溉氛埃瞬息中",形象地刻画了雨势之急和空气的清新。诗人进一步以"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攲红",描绘了雨后的山川草木,翠绿一片,花朵因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鲜艳。"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诗人借寒食节的习俗,暗示时光流转,每年此时人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最后,诗人感慨"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认为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是常态,即使春天离去,万物依旧循环,人生感悟由此而来。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曾协
222首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