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写景
村居田园
春天写景
节日思乡
抒情
寒食节情感

译文

第一句“村南村北梧桐树,山后山前白菜花。”描绘了乡村的景象。意思是说,在村庄的南边和北边种植着梧桐树,而在山的后面和前面则开着白菜花。这句诗用简单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乡村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感觉。
第二句“莫向杜鹃啼处宿,楚乡寒食客思家。”则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选择在杜鹃鸟啼叫的地方住宿,因为在楚乡的寒食节期间,旅客会因为思乡而格外想念家。这里通过杜鹃的啼叫和寒食节的背景,进一步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四时景象,以梧桐树和白菜花作为主要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朴素。"村南村北梧桐树",诗人通过梧桐树的分布,暗示了村庄的宁静与宽阔;"山后山前白菜花"则进一步描绘了田野间的春色,白菜花的白色点缀在绿色的山野中,显得清新自然。接下来,诗人借杜鹃鸟的啼声表达了游子的情感。“莫向杜鹃啼处宿”,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哀愁和思乡之情,诗人劝告在外的游子不要在听到杜鹃啼叫的地方过夜,因为那会勾起深深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楚乡寒食客思家”点明了季节——寒食节,此时人们会怀念家乡,表达了旅人对家的深深思念。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于乡土情怀的深深眷恋。

曹豳

10首
曹豳(bīn)(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谥文恭。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全宋词》辑其词二首。一作东猷。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谥文恭。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全宋词》辑其词二首

猜您喜欢

浣溪沙(其一)
唐·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怆怀身世感赋
清·洪繻
东坡三十九,已悼劳生半。陆机四十年,亦起逝者叹!我更逾三秋,微尘与绁绊。出处无可言,沈沦不胜怨!历历数游踪,爪泥真汗漫。北过荷兰城,南登延平观。航海三、四回,不离闽海岸。.....
玺庵为沈介轩赋
明·王越
扶桑叶老玉窝新,不似黄金箔上身。四壁有光留片月,一丝无罅入纤尘。醉酣柳絮天涯梦,香暖梅花帐底春。机事息来还自笑,白头多少未闲人。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长倩三隐君及儿子允文过湖上邓尉聚坞诸山为十日游制三百字
明·张元凯
载酒出山郭,探梅过水涯。客閒来看早,岁闰较开迟。渐以明村落,俄将暗路岐。纵横乱若荠,远近积如茨。无间阡连陌,宁分陇与陂。盈门春烂日,比屋素封时。皓练千箱启,珠玑万斛遗。丛.....
重游开元寺戏题壁
明·王守仁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孥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未妨.....
酒肆行
明·区大相
燕京酒楼临紫陌,綵帜璇题高百尺。时时车马会填门,夜夜笙歌解留客。近出铜驼路,远连平乐苑。青骢白晰谁家郎,飞盖挥鞭不辞远。垂柳垂杨二月天,好风好日百花筵。蒙茸紫貂过肆外,婀.....
庆清朝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宝镜开帘,浮波映玉,名园来赏良宵。春工略试,裁剪光景偏饶。红萼缀枝数朵,柳芽浅露未抽条。番风起、落镫几日,便近花朝。从此争奇斗艳,问众香为国,怎比娇娆。天张绣幄,斯际已见.....
代棹歌行
南北朝·鲍照
羁客离婴时,飘飖无定所。昔秋寓江介,兹春客河浒。往戢于役身,愿言永怀楚。泠泠鲦疏潭,邕邕雁循渚。飂戾长风振,摇曳高帆举。惊波无留连,舟人不踌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