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山水
秋景
抒情
思乡
思念
写景

译文

常常在楼上的西南方远望,才发觉人世间的路如此漫长。
夕阳下山峦叠嶂一片青翠,秋水连天白茫茫无际涯。
离别已久未见你的容颜,书信难以传递相思的牵绊。
期待着早日从东边归来,安稳地乘船穿过瞿塘峡。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登西楼忆行简》,属于唐代文学。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很丰富,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首句“每因楼上西南望”直接点出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从西南方向眺望远方的情景。这不仅描绘了一个空间的视角,同时也开启了一种心灵的遨游。接着,“始觉人间道路长”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是故乡的思念,楼上之望让他深切感受到人世间相聚与别离的艰辛和距离的漫长。“碍日暮山青蔟蔟,漫天秋水白茫茫”中,“碍日暮山青蔟蔟”描绘了黄昏时分,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苍翠,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让人联想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和感伤。紧接着,“漫天秋水白茫茫”则描绘了广阔的秋水,似乎没有边际,让人感到心胸开阔,但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可能是寂寞或是思念。“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表达了诗人长久未能与亲友相见的痛苦,以及书信难以传递于千山万水之中,带来的心绪牵挂。这两句凸显了古代通讯不便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思念之重。最后,“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则预示着诗人将要启程,返回东方故土的决心。这里的“下峡”、“过瞿唐”都是特定地理位置的指代,它们构成了诗人归途中的一段旅程,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期待安稳平和地完成这次旅行。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通讯不便利的无奈,以及对归途的渴望。白居易以其独特的笔法,将这种情感和意境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创造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