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写景抒情
赞颂才艺
地方风情

译文

五次尝试龙门点额却都未能成功,这是因为自己技艺多且才华横溢。
贫苦的生活让人在泥泞的路上行走艰难,乡愁的愁苦之情也难以解脱。
何必再去京国寻找其他的机遇呢?不如暂且回到酒乡,放纵自我。
请弹奏起那湘楚之地的乐曲为我送上满满的一杯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醉别程秀才》。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告别场景,表达了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情谊的珍视。"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这两句描绘了程秀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尽管如此,他依然面临着重返现实世界的无奈。"五度龙门"指的是程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点额回"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愤懑与无奈,"却缘多艺复多才"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能非凡。"贫泥客路黏难出,愁锁乡心掣不开。"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程秀才的同情和自己的愁绪。"贫泥客路"象征着困顿与挫折,而"黏难出"则表明了这些现实问题并非易于解决,"愁锁乡心掣不开"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家乡的牵挂。"何必更游京国去,不如且入醉乡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劝酒之意,同时也是对现实逃避的一种方式,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最后两句"吴弦楚调潇湘弄,为我殷勤送一杯。" 则是在邀请程秀才以音乐的形式排解心中的忧愁,并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通过共同享受美酒和音乐来增进彼此的情感。这首诗反映出白居易关注社会现实、同情士族困境以及倾向于用饮酒等方式来逃避现实的文学特点。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通过艺术和饮宴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能力。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留别雪堂呈子瞻
宋·释道潜
策杖南来寄雪堂,眼看花絮老风光。主人今是天涯客,明日孤帆下渺茫。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秋日书怀即寄谢酉卿
清·缪徵甲
仗剑出门去,飘然客又归。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
清明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
秋日怀李仁卿
元·曹之谦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
送茅荐卿之官白下
明·吴梦旸
筹国常存感慨余,一身牢落鬓萧疏。官闲勿谓全无事,前岁闻君有谏书。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