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曲
歌
辞
(
其
三
)
竹
枝
巴
东
船
舫
上
巴
西
,
波
面
风
生
雨
脚
齐
。
水
蓼
冷
花
红
蔟
蔟
,
江
蓠
湿
叶
碧
萋
萋
。
写景
山水
咏物
写花
季节
夏天
写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巴东(今重庆奉节)乘船行进的情景,船只行驶在波涛连天、风起浪涌的江面上,伴随着倾盆大雨。这里的“巴西”可能指的是长江上游某个地点,如巴县一带。"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两句,则是对沿途景色的细致描绘。“水蓼”即荷藕之类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江中水生植物的繁盛;“冷花”可能指的是在这样的天气下,花朵没有被热阳直射,显得格外清新脱俗。"红蔟蔟"形容花朵的颜色和茂密度,用词恰到好处,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发之感。而“江蓠湿叶碧萋萋”则是对岸边植物状态的描写,“江蓠”指的是生长在江边的蓠草类植物;“湿叶”暗示了雨水的影响,使得植物看起来格外清新,"碧萋萋"形容着这些植物叶子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敏锐观察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恶劣天气中依旧能够欣赏到美丽风光的心境。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