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穿
咏物
写果
感恩
赞美
情感
亲情

译文

清晨我步入皇宫,红色帽缨垂下紫禁城。
驯养的鸟儿已长大,连同嫩叶一起新鲜采摘。
果盘中的柑橘圆润如玉,透明的笼子映出银色的光泽。
皇家园圃中题写两个字,西掖宫赐予三位臣子。
柑橘如火星般晶莹,味道纯正如醍醐。
虽未像珍珠般打孔,却不像火焰般灼人。
世俗的杏难以相比,顽固的桃也无法相提并论。
它的肉嫌弃卢橘太厚,皮笑荔枝的粗糙。
琼浆般的果汁酸甜适口,大小均匀如金丸。
要小心像东方朔那样偷吃,可惜不能像杨贵妃那样随意丢弃。
用手掰开才离开果核,用匙舀起半是汁水。
它是舌上的甘露,腹中的暖春。
我已害怕长久享受俸禄,又惊讶于多次得到珍馐。
最惭愧的是恩情未报,只能饱食无才之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对臣下的赏赐与宴饮的场景,充满了对皇恩的歌颂与感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从清晨的禁城到内园的赏玩,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祥和而奢侈的宫廷生活。"清晓趋丹禁,红缨降紫宸" 表现了早晨皇帝出行的庄严景象,而"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则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画面。诗中还多次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如"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 以及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这些都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表现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例如"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 一句,不仅表明了对皇恩的感念,也流露出了一种自谦和谦逊的情怀。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宫廷生活的一颗璀璨,它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而温馨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皇恩的深厚感情。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黄鹤楼仙枣亭联
清·何绍基
千年仙枣不留核;五月落梅犹有花。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