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写雨
情感
怀古
抒情
季节
夏季

译文

逆风中浪涛翻滚,白浪滔天,阴云密布遮住了客船。
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波涛上泛起一个个浮沤。
昏暗中,群山遮蔽了树木,苍茫间,海市蜃楼般的建筑若隐若现。
高声吟咏,品味出真正的情趣,何必再问及离别的忧伤。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刘琏的《舟中遇雨分韵得舟字》描绘了一幅舟行雨中的景象。首句“逆浪随风白”,形象地写出船只在风雨中逆流而上的艰难,浪花洁白,与风雨交织,显示出环境的恶劣。次句“阴云覆客舟”进一步渲染了阴沉压抑的氛围,暗示着旅人的孤寂。“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通过细腻的听觉和视觉描写,展现了雨滴落在水面的声音和溅起的水泡,生动地刻画出雨中舟行的动态画面。接下来,“昏黑山藏树”描绘了天色昏暗,远处的山峦隐没于雨雾之中,增添了迷茫之感。最后一联“苍茫蜃结楼”运用了海市蜃楼的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却仍能保持超脱心境,看到生活中的奇幻之美。结尾处“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则传达出诗人面对风雨,依然能以高雅的吟咏寻觅到生活的真实乐趣,不为离别之愁所困,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中遇雨的情景,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坚韧与乐观的精神风貌。

刘琏

92首
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