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写景
地点
战争
赞美
边塞
抒情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杨云鹏的《送张汉臣归保塞兼简张万户》充满了对友人归乡的深情与对边塞壮丽景色的赞美。诗中既展现了张汉臣从军十年的坚韧与豪情,也描绘了保塞之地山河壮阔、城镇雄伟的景象。首句“十年文笔远从戎”,开篇即点明张汉臣从军十年的经历,文笔远播,不仅展现了其才华,也暗示了他在军中的卓越表现。接着,“籍籍名香幕府中”一句,以“名香”比喻张汉臣在幕府中的声望和贡献,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力和地位。“鞍马不教生髀肉,檄书端可愈头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张汉臣虽长期在外征战,但身体健壮,精神饱满;同时,通过“檄书”(古代用于征召或告诫的文书)的描写,暗示了他文武双全,能够以文治国,以书安邦,甚至能以文治病,寓意深远。“地连三赵山河壮,城镇三关鼓角雄”则直接描绘了保塞之地的地理形势和军事景观,山河壮丽,城镇坚固,鼓角之声雄壮,展现了边塞的雄浑与壮美。最后,“若见投壶祭征虏,为言白首坐诗穷”两句,以古代的投壶游戏和祭祀征虏的习俗,寄托了诗人对张汉臣归乡后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张汉臣年岁已高仍坚持创作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友人从军生涯的肯定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豪迈的送别佳作。

杨云鹏

18首
云鹏。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